嗯,這說的應該是海南島,不過現在南海諸郡還沒有搞定,就別想吞併海南島了……扶蘇點點頭,繼續聽下去。

“陛下當知,昔年秦之先王獨具慧眼,命司馬錯一舉並了巴蜀,後李冰修都江堰,於是再添一座天賜糧倉。今陛下已是天下君王,華夏共主,當為華夏謀萬世之利也。任艱任險,也要治好南海。為大秦萬世計,縱隔千山萬水,也不能丟棄南海!此,老臣之願也。”

任囂說完,長揖及地。

“謹受教!”扶蘇趕忙站起,從案後走出,正衣冠,肅然拱手。

殿外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扶蘇吩咐李承將椰子送與諸公卿和宗室輩位高者,以及後宮諸嬪妾,又讓兩個內侍在殿外砍開兩個椰子,和任囂分食。

……嗯,味道一般,不如後世的好喝……扶蘇咂咂嘴,問道:

“敢問郡尉,南海大治,所需何策?”

任囂正色說道:

“陛下,這正是臣想要說的,昔日楚國領南海數百年,始終未能使南海融入楚國……如此延續數百年,南海之地,已經是部族諸侯林立。若再延續百年,南海必將成為大秦最為重大持久之內患,不說一治,只怕要想恢復楚國盟約之法,也是難上加難也!”

“楚領南海數百年間,南海之民有兩大類:一為從閩中諸郡南下之越人,是為百越;二為南海原有諸族,一片林子,一座山頭就是一族。”

“越人多聚閩中東海之濱,進入南海、桂林、象地者不多,且與諸郡部族水火不容,爭鬥甚烈。”

“南海原住諸族,木石漁獵,刀耕火種,尊崇巫術,幾如遠古蠻荒之族。”

“楚國沿襲大族分治之古老傳統,非但不在南海之地設官立治,且為制衡所需,挑唆各族紛爭,埋下了諸多隱患。凡此等等,皆是淪入野蠻殺戮之根源。”

“所以欲使南海大治,臣以為,需得以下幾條。”

“願聞其詳。”扶蘇問道。

任囂略微思索:“其一,不能效楚國之法。其二,大舉遷徙中原人口入南海,融合群族,凝聚根基。”

……第一條我同意,至於第二條嘛?……老先生一定不知道,在原有的歷史上,明年七月就有幾個去漁陽戍邊的開始學狐狸叫了!……要是大規模往此時號稱煙瘴之地的南海諸郡遷人?……呵呵,我就真的成秦二世了!

扶蘇抬眼看了一眼長篇大論的任囂,心中暗暗警惕,這些歷史留名的大佬,哪一個都不是好相處的,一不留神就會把你帶到溝裡去,然後在一臉無辜的把土填上。

“遷中原人口入南海,恐怕做不到。”扶蘇笑著說道:“不過朕有一法,或可解南海之危。”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所以朕覺得,可以效法巴、苴故事。在南海諸郡縣官長之外,授予越人首領‘臣邦君長’,‘臣邦君公’等官職,以越人治越人,秦人治秦人。”

“二,在咸陽設一學館,聘飽學儒士為教授,教授越人首領之子嗣禮法,使其親向我大秦。”

“三,在郎中令之下設一校尉,使其前往南海諸郡,招募越人勇悍為軍,戍於咸陽,其家眷遷往關中,授予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