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和錢曉斌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劉長江本來只是計劃好好的打他們一頓,可是在看到刀疤臉的砍刀之後,劉長江才改變了主意。

如果不是因為刀疤臉的砍刀,和錢曉斌的事情,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外業方面,算是一切停步不前。

內業方面,進展斐然。

原地面的資料,不是已經複測完了嗎,在把相關結構物新增上去之後,土石方工程數量的資料,也已經出來了。

監理、設計、業主那幾方,也都進行了核算,和劉長江他們這邊有著一些小偏差,但都出入不大。

這個出入不大,說的只是計算結果、在四方之間比較來說,出入不大。

相對於原來的設計圖紙和工程量清單來說,出入非常大。

是原來的1.4倍左右。

也就是說,原來土石方工程的造價是一千萬。按照現在複測的原地面、計算的土石方工程數量、的造價,就是一千四百萬左右。

比原來增加了四百萬。

對施工單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要是沒有這次細緻的原地面複測,從而貿然就開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的話,這四百萬,相當於就是虧進去了。

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原地面都需要如此精細的複測,絕大多數時候,是出入不大的,特別是那些地勢平坦的公路工程,基本上沒什麼出入。

土石方如此大的偏差,對於設計單位來說,那就不是什麼好事情了。

圖紙是誰設計的?

設計。

設計前的測量,是誰做的?

勘察。

而這個勘察、設計,一般都是一家單位。本單位勘察測量,本單位再根據勘察測量的資料,按照業主的要求,依據相關規範,進行施工圖設計。

一般來說,土石方工程數量出入正負5%,都很正常。

可現在,是原來的1.4倍,那也就是40%的偏差,相當於是允許偏差的好幾十倍了。

出現這麼大的偏差,誰的責任?

那不很明顯。

就是設計單位嗎?

設計代表向軍,這段時間就有些不好受。

出現這種事情,其實跟向軍沒多大關係,圖紙不是他一個人設計的,也是有著很多人一起,而且他們也是根據勘察資料來進行設計的,設計並沒有錯。出錯的地方,也是前期的勘察工作。

可勘察跟設計是一起的,都是一家單位。

向軍在這裡,是設計代表,也就是代表了勘察設計院。他雖然沒有錯,但是捱罵,就很正常了。

只不過是有些冤枉罷了。

其實,在生活中、工作中,誰還沒有捱罵過?誰還沒有背過鍋呢?

特別是在工作上。

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炮兵炊事員是最悲催的人,背黑鍋、戴綠帽、看別人打炮。

這當然只是一個笑話。

向軍捱罵歸捱罵,事情還是得處理。

出錯原因方面,設計單位也是找到了理由:他們的勘察並沒有出錯,導致‘出錯’的原因,是現場地形發生了變化。

他們的勘察設計,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