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變化。

其實,不只是人在變化,世界也在逐漸的變化之中。

專案部的變化,是更大的。

幾天之前,那裡還只是一塊荒地。

現在,活動板房都快要全部安裝完成。

已經有了一些煙火氣息。

最先搞好的,是廚房。

沒廚房做飯、沒地方吃飯,特別是在有著十多個人的情況下,是真的非常不方便。

今天這頓午飯,終於可以吃得像樣一點兒。

吃飯時候,馮經理給劉長江彙報了一些進展、計劃情況。

按照活動板房的施工進度,二月底就可以全部完成,他建議等到3月3日的時候,大家再搬進去住。

因為他看過日子,那天是個好日子,也圖一個好兆頭。

不信那些的劉長江,也沒有多說,依了馮經理的安排。

畢竟也就是幾天的事情,雖然要多花一些錢,但也多花不了多少。

一個好兆頭肯定更重要。

原地面複測工作,因為和圖紙上的偏差比較大,在複測的時候,就測量得比較仔細,還需要幾天時間,但可以趕在3月3日前完成。

拌和站、砂石場那些臨時設施,也都是可以看到進度的,馮經理沒有多彙報。

再說,有關裝置方面的事情,主要也是後勤經理劉長貴在跑,劉長貴是劉長江的人,隨時都可以瞭解到進度情況。

由於劉長貴不怎麼懂技術,他自然是不知道要購買什麼樣的裝置,也是需要懂技術的人同行才行。

最懂技術的,當然就是總工。

總工,本來也就還有一個說法,技術負責人。

除了劉長貴、王總工之外,一起外出購買裝置的人,也還有試驗室的王主任和劉長風。

劉長風,純粹是去學習經驗的。

這是劉長江的第一個工程,很多裝置都需要購買新的。

試驗裝置,更是少不了。

買裝置,自然都是需要花錢的,而且很多東西都是大型裝置,是大筆開支。

本來,最好是楊彩雲這個會計同行。

但王老闆那裡不是安排了丁經理、以及財務人員嗎,再加上高子進那裡有一些關係,丁經理和那個財務也就過去了。

這樣,也就省得楊彩雲過去,她就正好可以天天和劉長江膩在一起。

這些天,楊彩雲總算是吃飽了。

可人,都是不會滿足的。

比如工資,在有著三千塊一個月的情況下,希望月薪五千、八千。

在月薪一萬的情況下,又希望月薪兩萬。

兩個人在一起,也是如此。

一開始的時候,楊彩雲只是想著,劉長江偶爾陪陪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