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前期準備(大量專業知識(第2/4頁)
章節報錯
安全的管理,也就是馮經理找來的專業人員,饒友林。
劉長風,太年輕,工地上的經驗也是少得很,讓他帶幾個工人,可能也會搞砸。技術上,他連大工的活都幹不了。讓他在工地上當一個小工,感覺也有些不合適。
思來想去,最後把劉長風安排在了後勤上,跟著後勤經理劉長貴打雜,買買東西、搞搞採購、倉庫登記這些。
專案部的主要班子,也就是這些人了。
要是按照正規的來說,這些人員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說,路基方面的施工,需要專業的路基工程師;橋樑,需要橋樑工程師;路面,需要路面工程師等等。
由於這個工地的特殊性,政策上有所放寬。
簡單來說,就是隻看結果,不看過程。
保質保量的正常完工,打破惡性迴圈。
除了專案部的班子成員,人數最多的,當然是工人班組。
班組方面,目前計劃了四個班組。
四個班組長,也就是小包工頭,他們分別是:劉長順、白雲飛、柳海波、秦宏剛。
前期需要的零星工人,劉長江也就讓柳海波過來,他那裡計劃的工人,本來也就最多。
任人唯親的事情,劉長江算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也是沒法。
也屬正常。
很多創業者的初期,基本上也都是這樣子,不是親戚,就是朋友。
反正都是有關係的。
人員陸陸續續的到來,都開始忙著各自的事情。
劉長江這個二號老闆,自然也是沒有閒著。
專案部的住地建設,不是隨便一個地方都可以的。
最起碼需要有水、有場地。
一開始所選擇的地方,是在K15位置。
這條道路的總長度,一共33公里。也就是從起點K0到終點K33。
K,在這裡是一個里程樁號,可以把它理解為千米Km的K。
K15,差不多也就是在整條道路的中間位置,去標頭、標尾也都比較合適,毗鄰河邊不說,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平壩子。
唯一有缺陷的就是,那裡沒有手機訊號。
這條道路,是一個旅遊快速通道,基本上都是臨河而建,相當於就是一條濱河路。
道路兩旁,很多地方都是山,道路的位置,基本上就是處於V字型峽谷的底部。
沒有手機訊號的事情,其實也可以很好解決。
建立一個訊號基站就可以。
可是,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幾大通訊商都不同意建立基站。
就算是業主遊總出面,也沒有說通這個事情。
專案部,隨時需要工作聯絡,沒有手機訊號,那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專案部也就只能重新選址。
透過幾方再次踏勘現場,最後確定在K23的位置建立專案部住地。
同樣的,這裡有一個比較開闊的平壩子,臨河,不遠處的山上還有一道不小的山泉水,可以用管道引過來,生活用水也就不用河裡邊兒的河水。
K23這裡,不是整條道路的中間位置,也是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