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成本和難點(第1/4頁)
章節報錯
除了導線點的交接,劉長江他們的最主要事情,是對工地進行比較詳細的瞭解。
然後再準備單價事宜。
這一個單價,與承包人工活的單價比起來,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會多得多。
簡單來說,也就是需要對成本進行一個比較詳細的預估計算,再估算利潤。
作為一個道路工程的利潤來說,施工過程非常重要。
但不僅如此。
在這個工程進行招標的時候,施工單位的投標報價,其實也會對工地現場進行相對比較詳細的瞭解,才可以報出更為合理、利潤更大的投標報價。
有些施工單位,有著非常要好的關係,隨時可以拿到工程。
但結果卻賺錢不多,有一個非常大的因素就是,對於投標報價的並不看重,也就導致最後的利潤較少。
這種情況還不少。
當然,也還有投標報價非常好、經過施工之後、卻是成了虧本專案,也有這種情況。
特別是某些比較大的G企、Y企,更是屢見不鮮。
什麼原因,這裡就不詳說。
只能說有著多方面因素,也不僅僅只是大家所猜想的因素,人員、過程管理等等各方面,對於賺錢與否,都非常重要。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假設一個比較大的涵洞,它的投標報價是三百萬(實際中還有比這個造價高的涵洞),預估成本是兩百萬、利潤按一百萬計算。
在施工時候,有人想要利潤更大化,於是偷工減料,成本只用了一百五十萬,也就多出來五十萬的利潤。
然而,質量不達標,這個涵洞必須返工重做。
返工重做,不僅僅只是重新施工,原來已經施工成型的這個涵洞需要報廢,一百五十萬白花。
重新按照兩百萬的標準進行施工。
到這裡,一共用了三百五十萬,報價三百萬,也就是虧損了五十萬。
當初要是按照標準施工,還可以賺一百萬。
其實,就上面的假設情況來說,實際的虧損並不只是五十萬,對報廢涵洞的拆除也是一筆費用,還可能造成工期的延誤。
在工程上,時間也是成本。
涵洞返工的例子,還是結構重要性不是特別高。
比如橋樑樁基的返工,可能僅僅只是返工的費用,都比這一根樁基的造價還要高。
說這些,也是想要說明質量、過程控制的重要性。
當然,一個工程賺錢與否的重要地方,在實際操作中,遠遠不只是這些,還有很多。
後面會逐漸詳細說明。
今天的交樁工作,很快結束,大家回去。
三十多公里的線路,只有十多個導線點,這還是在山區。
要是在比較平坦的地方,設計單位給的導線點會更少。
施工之中所需要的更多的導線點,需要到時候再加密,也不僅僅只是加密,還有複測、平差等。
透過一去、一回兩趟,對工程沿線可以看見的大致情況,也是已經有了基本瞭解。
這些可以看見的大致情況,主要包括有:沿線的地質情況、施工難易度、取土棄土料場等。
一個工程的成本預估,當然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工期、人員、材料、機械、運費、人文環境、氣候環境、關係層面情況等等很多很多。
簡單來說,就是施工環境。
施工環境包括的這些東西,不只是一下子就可以全部瞭解清楚的。
而且,一開始瞭解的情況,可能跟實際實施的時候也會有著一定的區別。
這個區別,也就是風險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