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去蓉都,劉長江就沒帶著韓心語。

一是時間不湊巧。

其二,也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帶著韓心語的。

劉長江獨自一人去蓉都和高子進見面。

坐在中巴車上,劉長江再次感受到了自己沒車的不方便,等這次計量款下來之後,一定要先去買輛車。

這個人工活,賺個五十萬是肯定沒問題的。

到時候, 可以買輛二十萬左右的代步車。

關於買車的事情,劉長江早就已經在關注。

不只是代步,也要考慮在工地上的使用,轎車是肯定不行的,那就只能是越野車或者SUV。

國產越野車,幾年之後的選擇比較多。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口碑好、價效比也高的,也就那麼幾款。

到了蓉都,坐了計程車過去。

到高子進那裡的時候, 已經是快中午了。

這是一家健身會所,高子進就是老闆。

中午飯也就在會所裡面吃的營養餐,他們有專門的廚師、營養師。

吃過午飯之後,兩人也就在靠窗的雅間喝茶聊天。

高子進說,他喊劉長江過來,也不只是想要切磋切磋。

而是有關勞務公司的事情。

本來,按照相關要求,工人們都是需要有勞務公司的。

專案部和勞務公司簽訂合同,勞務公司再指派工人去幹活。

也就是說,我想要去某個工地上幹活,其實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去,就算去了,別人也不一定會收。

而是需要有著勞務公司。

勞務公司需要給工人購買保險,還有納稅等。

同時,專案部轉給劉長江的工程款,本來也是需要和勞務公司進行公對公的轉賬。

只不過,雖然有著這個規定, 下面的執行力度卻是還不夠強。

也不是說都想偷稅漏稅了,而是有著多方面的因素。

說個比較簡單、現實的。

在工地上的農民工,很多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甚至六十歲以上的也有。因為基本上都是來自農村、且是相對比較貧困的那一撥人,有不少都是經歷過那個不可言說的時代,別說上學讀書,能吃飽活下來的人,都已經算是不錯了。

讓這一撥人去買什麼保險、納稅,還需要更加完善的相關制度、實行力度。

再說,‘我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你給我講什麼稅,睡瞌睡的睡嗎’。

別以為文盲很少見。

就連最新發布的統計年鑑中,都還有幾千萬的文盲。

而這些文盲,有很多都是在農村、工地上,幹著最辛苦的體力活。

需要有文化才可以做的工作,他們也幹不了。

這個勞務公司的相關制度已經有了,但現在來說還不夠完善。

而且,按照我們的國情來說, 有些事情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轉變過來的, 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高子進說這個事情的主要目的, 一是說過不了多久, 就會加大執行力度,甚至是強制執行。

其二,最近註冊的話,相關部門會有著不少優惠政策,註冊資金、稅收、免息貸款什麼的都有。

而這些優惠政策,那就是機會,是可以看見的利潤。

同時,這個機會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抓住的,需要有人脈、需要提前知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