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飯的時候,劉長江給楊彩雲說,今天中午和晚上都加餐。

工人們聽著這話,都是比較高興。

有人說,來工地上天天好伙食,都長胖了,再這麼下去, 遭不住了啊。

有人還打趣地說,現在的生活費,都已經三十塊一天了,回去後多半不習慣。

每個人每天三十塊錢的生活費,在城市裡面來說應該是比較低,但是相對於老家農村來說,那就是非常高了。

而且, 人多和人少的情況又不一樣。

劉長江他們只算二十個人, 一天的生活費就是六百塊。

油鹽醬醋以及米錢一天算兩百塊,都還剩下四百塊錢的肉、菜錢。

而且楊彩雲也沒在其中趁機撈一筆,基本上都是實打實的用了。什麼雞鴨魚、牛肉羊肉都是換了花樣、換了口味的吃,有時候還給大家來一頓海鮮。

感覺這不是來打工的伙食,簡直天天都像是過節。

張海濤就經常在劉長江他們這裡混吃的。

有時候,就連韓心語的叔叔都在私下說,這樣子的生活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他這也是已經把劉長江當做侄女婿看待,想要給侄女兒和侄女婿節約一些呢。

劉長江就說沒事,大家也都不是外人,而且每天都在加班,生活肯定要開好點兒。

至於今天加餐的理由,很多人都知道。

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咱們的傳統節日。

劉長江沒有說是他的生日。

雖然很多工人都是劉長江老家的,而且還是一個姓,但是,也好像沒人知道劉長江今天過生。

這也正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是關係特別好的, 基本上都不記得別人的生日。

能記得的,都不是一般人。

吃過早飯,韓心語去了學校。

今天是星期天,如果不是因為劉長江的生日,韓心語本來是計劃在住地學習的,她要去給劉長江準備生日禮物,也要去找餘思思。

劉長江到工地上轉了一圈兒之後,就給家裡邊兒打了電話。

有個說法,兒子女兒生日的那一天,也是母親受苦受難的那一天。所以過生日,應該是給媽過生日才對。

父母在忙,他們自然是不會忘了劉長江的生日,本來是準備在中午時候打電話的。

這一次聊的時間有點兒久。

張海洋、劉長松那裡的事情,劉長江也都給父母說了,讓他們在老家平時都多小心一些,有什麼感覺不對的事情,一定要提前給劉長江打電話說。

關於韓心語的事情,劉長江也說了。

父母自然是非常高興, 在經歷過謝娟的事情之後,父母算是有了陰影,說讓劉長江自己小心一些。

最好是早點兒結婚,早點兒要小孩子。

有了小孩子之後,女人就算有其他心思,但用在孩子身上的心思也會更多一些,會有所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