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分層壓實,經驗(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路基工程一旦全部完成,基本上就可以很快開始路面的施工。
路面一旦開始施工,人行道也可以很快開始進行。
而路基方面,施工速度也挺快的,只要管道安裝完畢,檢查井砌築之後,就可以開始回填。
相對比較麻煩的,也就只是管道頂部五十厘米以下部位、檢查井周圍的回填,因為這都需要人工夯實。
強犧讀犧。這個夯實機具,叫做衝擊夯,有興趣的可以百度百科看看。
它主要分為電動和汽油的。
由於汽油比較貴,工地上一般都是用電動衝擊夯。
說起來,這個電動衝擊夯還挺好玩兒。
它是直立手扶式的,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分主要是一塊鐵板,中間主要是一個緩衝彈簧,最上面就是電機和扶手架。
鐵板與土壤相接觸。
在電機的帶動下,緩衝彈簧跳離地面再落下,如此不斷重複,從而把鬆散的土壤夯實。
最有趣的就是,按著扶手架的力量越大,它就跳得越高,對地面的夯實力度,自然也就越大。
不好玩兒的就是,這個體力活,還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
緩衝彈簧的不斷跳起、落下,手臂也會跟著震動,一天下來,力氣小了、身體比較瘦的人,基本上受不了。
韓心語都還去玩過一次。
但她也僅僅只是玩過一次。
因為就那一次,她就把自己的腳趾頭給壓了,一連痛了好幾天。
劉長江也是到現在才發現,韓心語的腳趾頭竟然那麼好看。
在人工對管道頂部以下五十厘米範圍內的回填土夯實之後,這上方的填土,就可以利用壓路機進行碾壓了。
壓路機屬於大型機械,工作效率自然就高得多。
比如一百米的管道回填,人工夯實部分,兩三個人需要兩三天才能完成。上方的回填土, 壓路機只需要工作不到一天時間,就可以碾壓完成。
當然,這個土石方的回填,都是需要分層回填、碾壓的。
每一層的厚度都不能太厚,太厚了無法碾壓密實、也無法夯實。太薄了的話,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因此,一般來說,施工單位的分層厚度,基本上都是隻有厚了的,沒有薄了的。
分層的厚度控制,有土質、部位、壓實機具等幾方面因素,規範都有要求。
這一個厚度控制,一般都是透過鬆鋪係數來控制。
松鋪係數,就是回填的鬆散土的厚度,除以壓實之後的厚度(也叫分層厚度),所得到的一個比例值。
比如,分層厚度要求不能超過二十厘米,施工單位都會以上限值二十厘米進行分層控制。
一個兩米深度的回填土,那就是分十層壓實,每一層的分層厚度都是二十厘米。
松鋪係數假設是1.25,松鋪厚度也就是25厘米。
松鋪厚度超過25厘米,就無法完全壓實,壓實度達不到要求,返工重來。
松鋪厚度要是隻有20厘米,那就不夠划算。要是溝槽深度稍微厚一些,控制不好,那就可能需要多回填、碾壓一層甚至兩層。
但實際上,在挖掘機的操作下,要把回填土的松鋪厚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制大制梟。需要足夠多的經驗、眼力。
任何一個技術的經驗,也都是需要不斷的實踐、總結、積累的。
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