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困難群眾排查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那時,還沒有精準扶貧。

林欣潼的辦公桌上擺放著長安鎮各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報上來困難群眾的情況。那些厚厚的貧困家庭的資料,幾乎高過她的頭。

她和同事們根據檔案的要求,逐一篩選出符合標準的和收入低於國家劃定的貧困線的,在檔案規定的時間內將符合標準的低收入人員名單上報縣裡。

她們篩選出資料,然後還要親自入戶進行核查。

那時鎮裡,就那麼一兩臺公務車。下鄉得排期,好不容易,輪到民政辦呼叫車子。

林欣潼和同事們下鄉,在現實的農村,村落比較分散,到村裡了,村民住得也很分散。整個長安鎮13個村委會,148多戶困難群眾的資料,要一一核查完,那也是一個高強度的體力活。

入戶的時間可能就那麼十來分鐘,可在路上的時間,那顛簸的路途,每天來回七八個小時的路程。那民政辦的姑娘們,夠她們受的了。

為了節省期間,姑娘們兵五路,每組兩人,每天走8至10戶,要在三天時間內走訪完。

當林欣潼拿到自己那份表時,發現表上有民成村,這不正是自己家嗎?

林欣潼這組要走三個村,48戶!這三個村都離鎮比較遠,四五十公里的路程。

落鄉走訪的第一站就到林欣潼鄉下,這讓一直在外地求學的她,如今用個新身份回村,還真有另外一種滋味。

下鄉的常規操作,是先到村委會,讓後村委安排人帶下鄉。

到了民成村委,首先出來迎接的是駐村第一書記陳斌,一個年輕帥氣的小夥子。

“村支書呢?”林欣潼同事習慣性問。

“剛出去了,上塘村那邊有段路塌方,他要過去處理情況!要不先喝口水?”陳斌熱情地招呼著。

“不用了,我們直接下鄉吧!時間緊,公車能開進去村裡嗎?”林欣潼同事問道。

“不行,有些是小路,有些路小車進不去!”陳斌說完,吩咐村委林支委搭上林欣潼同事。自己則搭上林欣潼,分兩路入戶。

大概幾分鐘,陳斌帶林欣潼到一戶孤寡老人家,五十來歲,是村裡出了名的光棍,好吃懶做,據說年輕時很挑剔,眼光高,媒婆介紹的又看不上,以至耽誤了。

陳斌推開門,很熱情地給這老人遞上煙說:“老人家,鎮裡的領導過來探望您了。他們過來想了解一下,你家缺啥,有什麼說什麼,有什麼要求也可以提出來。能幫解決的,一定幫解決。”

那老人接過煙,長嘆一聲,反問道: “我說領導!你覺得我缺啥?”

“缺什麼?你直說……”

“我缺什麼?什麼都不缺!就缺個婆娘……你們鎮府領導,能幫我找個婆娘不?”老人家很認真地問。

“老人家,我也沒婆娘,去哪裡給你找個婆娘給你?”陳斌被老人家弄得哭笑不得。

林欣潼“噗嗤”笑了。

“你旁邊不是還有個婆娘麼?你還不趕緊下手?到時候,可別像我一樣,連個女人都沒得,你們給我那麼多錢又有啥子用?”老人家搖頭嘆了口氣。

“老人家,不聊這個啦!你看她,還像個小女孩,剛出來工作,哪懂這些?還是讓她給你做個複核吧!到時候收入高了,自己喝多兩杯也高興。對吧!”陳斌拍拍他肩膀說。

“好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