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室呆了好幾天,幾何素描的基礎課上,林駿傑對素描,卻找不到興趣點,他越畫,畫面就越亂,他雖然是個主流科目的學霸,但在藝術細胞方面,卻沒有一點天賦。

他雖然經常過畫室玩,那是因為他班很多同學都在一起,素描課跟文化課上課的方式大為不同。

張一林老師知道他學文化確實有一套,但到學素描這點,林駿傑悟性似乎都比較差,也不勉強他必須畫好。

林駿傑班上一批原本不太愛學習的同學,卻在張一林老師的繪畫課堂上,找到了突破點,文化雖然不行,卻對美術有著異常的天賦。

李火生、林天生、王芳、小燕等和另外七八個同學,他們都非常熱愛繪畫,尤其是王芳,她不僅文化厲害,美術同樣厲害,算算全能那種,張一林老師對王芳的繪畫學習,更是疼愛有加。

五年級的他們,山村裡的孩子,在初秋的季節,在這個根本就沒有藝術可言的山旮旯,遇到一位對藝術有著偏執狂熱的愛好者——張一林老師,他們是幸運的。

涼爽的秋風,悶熱的廣信大地,開始有秋天特有的色彩。山村小鎮外,隨便一片稻田,他的顏色都是金燦燦的,特別迷人。

張一林每隔幾天放學,每個週末,他都帶著他們到田間地頭,進行採風,寫生創作。在那個年代,這幫山野小孩,是無比幸運的。

林駿傑,他有自己的愛好,就是喜歡練拳,很少跟他的同學去採風寫生。

林欣潼和張一林的戀愛,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兩人都有意想結婚成家,可就沒抽出時間,去見見張一林父母。

紮根在基層裡的年輕人,依然為這生活而努力奔波,由於秋高氣爽,三防方面,洪澇災害的工作,相對雨水季節來說,輕鬆不少,但防火方面卻加強不少。

林欣潼週末加班少了很多,因此有很多時間陪張一林到田間去,陪孩子們畫畫。

田野裡的水稻彎腰,又一晚造稻香香飄四野,他們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下,呼吸著清新空氣,是那麼的愜意和浪漫。

張一林看到學生們畫的作品都有一大批了。於是他帶上學生的作品,找到了校長,跟他提議,想在學校舉辦一個小小的畫展。

校長很認真看了學生的作品,連連點頭,肯定了學生的作品。

那時候,鄉鎮小學的美術教育,還不怎麼重視,一切以文化課的成績,以升學作為唯一的考核指標。

校長還是頂著壓力,為他們這個小小的興趣班,開闢一條綠色通道,同意他們在教學樓中間,進行布展。

張一林回到工作室,將畫展的事情跟同學公佈後,同學們都開心得跳了起來。

林駿傑雖然沒有作品參加,但經常跟他們玩,也很樂意幫他們裝裱整理作品。

要數最開心的,當然是李火生的父親,李卓華,他隔三差五就到畫室,看看自己兒子的畫畫情況,作為父親的他,心那個美呀,難容於表。

李卓華為了兒子這次的畫展,他忙裡忙外,還特意給了5000元張一林,讓他把畫展弄得風風光光,有聲有色。

林欣潼看到自己未來的老公,做了一件這麼有意的事情,當然是最開心的,她一有空,也過來幫忙裝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