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軍的入侵開始了,沒有任何告知的撕毀了停戰協議,侵入安克拉地區。

獨立政府隔空口頭抗議後,獨立軍開始交戰。

還是一如既往的游擊戰術,打了就走,沙軍至今也沒能找到太好的辦法對抗這種打法。

除了對地形的不熟悉外,還和游擊隊現在的機動力有關。

為了增加游擊隊的機動力,他可是購買了不少戰鬥車輛,讓游擊隊可以更好的做到打了就走。

反正安克拉本身產油,游擊隊盡情的跑也沒關係,反正對面沒陸航部隊。

開戰一週,節奏完全在李伯庸的掌控下。

沙軍付出不小的代價,推進的距離卻遠低於沙軍的預期,安克拉地區的地形是腹地平坦,周邊崎嶇。

在抵達腹地前,沙軍不管從哪條路線走,都要經過崎嶇的地形。

在崎嶇不平的地勢上,AS的機動力遠超坦克部隊。

面對獨立軍的AS部隊,沙軍這邊只能派遣同樣的AS部隊進行接戰。

只是,獨立軍這邊在AS對抗中明顯佔據上風。

詩和帶領的AS隊數次破襲沙軍脆弱部,並誘伏了沙軍趕來支援的AS部隊,造成對方不小的損失,隨後在沙軍大部隊包圍過來前,順利脫離。

不過沙軍的AS部隊還是給獨立軍這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讓襲擊行動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為此,李伯庸精心設計了一場溪谷伏擊戰。

小股部隊的故意失誤勾引來了沙軍的AS大部隊,隨後伏擊中的獨立軍一起殺出。

兩邊的AS部隊爆發了一戰大戰,這次戰鬥李伯庸與詩和都有參與。

在兩位超級王牌的帶領下,獨立軍AS部隊大破沙軍AS部隊。

李伯庸與詩和駕駛的,兩臺使用單分子鋸鏈長劍的M6,成為了沙軍的噩夢。

成功埋伏了沙軍AS隊後,李伯庸讓獨立軍AS隊暫時放緩襲擾的節奏。

同時,在沙烏特斯坦境內的夏氏姐妹所帶領的傭兵隊,開始不停的襲擊沙軍的補給隊。

補給線被切斷,AS部隊被擊破,沙軍本就低落計程車氣更是陷入崩潰邊緣。

在沙軍陷入補給困難的境地三天後,李伯庸帶領獨立軍開始大反擊。

沙軍空有人數優勢,卻不能發揮出相應的戰鬥力。很多時候是,兩邊一發生接觸,沙軍就發生潰敗。獨立軍趁機連續猛攻,終於引發了沙軍的大潰敗。

戰鬥中,李伯庸還很幸運了俘虜了沙軍的最高指揮官,為戰後的談判增添了不少籌碼。

大約一個月的戰事,以沙軍的全面告敗落下帷幕。

再次戰敗,沙烏特斯坦國內發生動盪,一部分地區甚至發生了內亂。

王留美乘機提出了和平談判,承若互不侵犯並歸還俘虜,但要求沙烏特斯坦正式承認安克拉獨立政府的合法性。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沙烏特斯坦政府不得不向王留美表示妥協,簽署了相關的條約。

至此,安克拉地區正式獨立。

獨立政府成為合法政府。

名為安克拉斯坦的國家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