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果,是令人意外的。

甚至比唐珅被黎文彥擊斃還要叫人無法接受。

那是二十條人命……

“屍體被打撈上來那日,李灝已會見s國駐暹大使,並告訴對方,在s國那起掃毒行動中,涉及一位暹國臥底。”

唐黎聽到這裡,也猜出後面事態的發展。

李阮說過,暹國前首相是以不怎麼光彩的指控被罷免了職務。

“就在李灝定下s國之行時,暹國國內發生動亂,包括李灝在內的十幾位要員遭扣押,同月,肅貪委員會宣佈暹國總檢長翫忽職守,罷免其職務,並起訴李灝在實施多項舉措時中飽私囊的失職之責。”

當唐黎再次望向他,李阮又出聲:“半個月後,浮屍案的調查也出結果,冒頭直指李灝的獨子李承宇,有人證站出來,說在行動前一晚,看見李承宇與桑帛的手下在市局外碰頭。”

唐黎覺得這個指控有些荒謬:“如果真是他,他自己又怎麼會——”

‘慘死’二字,她終究沒說出口。

“那份調查報告上,指出他向桑帛獅子大開口,最後惹怒桑帛才會連自己都沒活著回去。”

這番說辭,並未讓唐黎信服。

“不對,”她很快就找出其中漏洞:“桑帛在那起交易中被s國逮捕,接受了s國的審訊,倘若他殺了那二十個人,不可能不交待,況且,s國也沒在彌娑河上發現其他火拼槍鬥。”

當年那起交易,網上至今可以查到相關新聞。

因為所涉白麵的數量之多,是s國迄今為止的第二大案。

社會關注度高了,官方報道也是儘量還原事實。

而暹國的行動小組從未被提及。

“確實不是桑帛乾的。”李阮開了口。

唐黎看著李阮,也得知了剩餘的那些真相:“是伊薩。”

“伊薩與桑帛一向是死對頭,哪怕他們同樣效命於林三小姐,私下卻爭搶生意和地盤,甚至常有械鬥發生,那起交易,是他為桑帛鋪好的黃泉路。”

十個億的貨丟失,伊薩早就懷疑上桑帛和唐珅。

他幾乎篤定,是其中一人劫了貨。

在昆四處找貨的時候,伊薩已經策劃好一齣大戲。

“伊薩一直想搶佔桑帛在金三角的勢力,無奈林三小姐晚年已不喜歡無端的爭鬥,那十個億貨物的遺失,恰好給了伊薩一個由頭。”

“那起交易的時間地點,即使你外公沒告訴李灝,伊薩也會透露給暹國官方,等到你外公和桑帛交易那日,他就在中途伏擊了整個行動小組,事後再趕往彌娑河企圖黑吃黑,藉此來激化暹國與桑帛的矛盾,伊薩唯一算漏的,便是s國官方的介入。”

但最後,伊薩仍然如願以償。

桑帛被s國抓獲,再也沒能回緬北。

這些事情,自然不是二十年前就被查清楚的。

如果當年就真相大白,她外公不會到現在還是個‘毒梟’。

李阮接下來說的話,消除了唐黎心中最後那點困惑,“李灝被扣押後,一直將其軟禁在基地,所謂的瀆職案始終未有充分證據,十三年前,現任首相上位,李灝才被無罪釋放,卻也自此結束了從政生涯。”

暹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

作為首相,不擁有軍權。

一旦發生動亂,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