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寺位於縣城西區。

定心從北城門入城,順著長板石鋪砌的縣道,再拐幾個彎即可抵達。

城門處人群熙熙攘攘,縣道兩旁是各類吃食攤位,包子豆漿尋常見,烙餅糌粑吆喝聲響,還有各類他從未見過的美食散發著誘人香味……

“咕咕咕……”定心摸了摸肚子,想了想後,往豆漿鋪位走去。

他倒是想嘗一嘗那些陌生美食,可惜囊中羞澀,無銀錢分毫,也就不好厚著臉皮去問是葷是素,然後再向店家化緣。

“阿彌陀佛。”等得豆漿攤位沒人時,定心才走到攤前,垂頭合目朝老闆行了佛禮。

正擦著案板的老闆,抬頭看去,就見著一個氣質縹緲出塵,面若女相的和尚,朝著自個垂頭低眉。

“這和尚,生的好生妖孽!”老闆愣了一愣,終究是在城門口做小生意的,不說見多識廣,但迎來送往的眼力勁還是有的。

眼前和尚妖孽一樣的面相,卻未引起街道任何人圍觀指點,顯然是有障眼類的術法神通傍身。

這等人,他可是得罪不起的。

“法師有何指教?”老闆畢恭畢敬地合十回問。

“貧僧遠遊而來,腹雷如鼓,還請施主行個方便。”說著,他自袖口掏出了個化緣用的缽盂。

這缽盂是他自個在清明山時用黏土燒製,並無任何出彩之處,但勝在足夠結實。

“原來是來化緣的。”老闆心裡嘀咕了下,想著結個善緣,就從桌肚裡去掏荷包。

他倒也不吝嗇,出手就是十枚銅板,便要往缽盂裡放。

要知道,一勺子豆漿也不過是一個銅板而已,刨除成本,大概兩碗豆漿才能賺一個子兒。這十枚銅板,相當於老闆小半天的利潤了。

定心將缽盂一收:“施主好意貧僧心領,只需一勺豆湯即可。”

他剛在邊上聽了半天,知道這裡將豆漿喚做豆湯。

見和尚只要吃食,老闆也就樂的順水推舟,將銅板收了回去。然後操起勺子,用桶裡的清水清洗一遍後,再給定心舀了三滿勺豆湯,才算是將缽盂倒了個七八分。

這老闆,顯然是有心了。

定心道了聲謝後,側身走到攤位邊上,端著缽盂慢慢吞嚥。

豆湯溫熱不會燙嘴,入口綿軟有渣帶有濃郁的豆香,甜味偏重,但入喉之後微微反酸,極為好喝。

他眼睛一亮,雖腹中飢火難耐,但仍舊耐著性子,一口一口品嚐著缽盂裡的豆湯。

這邊喝著,腦海那邊不由自主地想起句話:“我輩修行之人,自然是要遍嘗世間美味佳餚;紅顏知己散佈天下各地;縱橫九霄攬閱所有美景……”

“嘿,雖是和尚,但這些倒也不是不能實現。”

不識人間煙火,何談遁離紅塵。

定心用衣袖擦了擦嘴角,再向老闆討了清水,刷洗乾淨缽盂後,就站在邊上輕聲誦唸了十遍“大悲咒”,以作為對老闆饋贈美食的感謝。

等他走後,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咋的,老闆覺得自己那長年累月屈身做豆湯,沒事就會疼一疼的老腰,竟是升騰起一股暖洋洋的氣息。

“老賀,你有沒看到剛站在我攤前的法師沒?”知道遇上了高人的老闆,迫不及待的朝隔壁賣煎餅的老頭髮問。

“大白天說咋子胡話,有和尚站你攤前,我還能看不見不成?”

聽得這話,老闆一拍腰桿,嘿嘿一笑,不再去搭理老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