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說起來輕鬆,但如何才能為朝廷拿下漢中,王垕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好在從襄陽前往漢中還需要一段時間,王垕可以慢慢去想,實在不行還可以去問司馬懿嘛。

是的,司馬懿又被王垕坑過來了。

司馬懿以為王垕走後自己會成為使節團的正使,結果王垕又雙叒使用霸府長史的權利將他綁在了身邊。

可憐的司馬懿這回是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官大一級壓死人。

至於那百十人的使節團就只能交給長得帥、口才好、人品不錯、女人緣更好的蔣幹來管理了。

話說這才幾天功夫?蔣幹竟是得到荊州士族的一致好評,還有幾家小士族搶著要把女兒嫁給蔣幹為妾。

王垕也對蔣幹放心,反正這傢伙也不知道太多機密,公款旅遊這種工作最適合他。

司馬懿可能也是認命了,在離開襄陽前就給王垕出了一個很好的主意:借兵。

馬超確實正在趕往漢中,但馬超之前只在曹操和夏侯淵麾下為將,又是冠軍侯,不一定會聽王垕這個“文官”縣侯的命令,王垕還是需要一隻聽命於自己的軍隊才能在漢中立足。

但他們都是使節,又哪來的兵呢?

答案當然是找劉備借。

劉備向來都是找別人借兵,第一次有人找他借兵還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但別忘了,他可是背刺過曹操的人,王垕就這麼堂而皇之來找他借兵,他如何能輕易交予。

於是劉備諮詢了三大軍師的意見。

賈詡、龐統、諸葛亮的意見這次十分統一。

借,一定要借,若是能借給王垕一萬大軍那就更好了。

王垕和司馬懿也不是傻子,真借一萬大軍,等擊敗益州軍,漢中到底是姓曹還是姓劉啊?

於是王垕、司馬懿拒絕了劉備的“好意”,稱只要精兵一千就好。

劉備倒是實在,確實只借了一千精兵,但又提議讓關羽和賈詡去幫王垕,還說關羽、賈詡都曾在曹操麾下,又都有壽亭侯的爵位,也算是迴歸朝廷。

好傢伙,兩大侯爺伺候王垕一個人,這是多大的福分。

可惜王垕沒有這麼好的命,他還是拒絕了。

劉備畢竟還要維持老實人的人設,沒有繼續堅持,只是將自己的宿衛隊長黑臉趙雲借給而來王垕領兵。

趙雲跟隨劉備多年,又和劉備一樣都是河北人士,能有效防止這一千兵又去無回。

除了趙雲,還有劉備身邊忠誠度“最高”計程車仁也一同前往。

士仁是劉備的同鄉,關係近得就差從小穿一個褲衩了。早在劉備起兵對抗黃巾起義的時候士人就是劉備的元從,這麼多年不離不棄,忠心耿耿,忠誠度都快突破天際了。(也可能是超出數值上限所以清零了)

有士仁跟隨,劉備更加放心。

就這樣,王垕、司馬懿帶著十幾名親兵、趙雲、士仁和一千荊州兵渡過漢水一路向西,不到十天就抵達了房陵,在房陵休整一天後再次啟程,路過上庸沒有休息,而是繼續西進直到西城才暫時停下腳步。

在西城王垕收到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報,馬超已帶一萬大軍抵達漢中,和益州軍交戰了兩次,一勝一平,有效的遏制了益州軍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