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南下第一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千名士兵四人一列行走在寬敞的大道上。得益於朝廷在修建得四通八達的道路,一旦發生戰事,這些道路能讓朝廷軍隊迅速集結。這兩千士兵從長安出發,日裡而不覺勞困便全都是平坦道路的功勞。
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些道路一旦落入敵人的控制之下,敵人同樣能夠順著道路快速移動。
博望坡一戰,張繡陣亡,袁軍順利攻克宛城。同時,那條從武關綿延到宛城的次級公路也就落入袁軍的掌控之中。
短時間,八萬大軍就兵臨武關城下。
武關守將牛金為曹仁部曲出身,身經百戰,雖只有不兵力,但他依託城關固守,又有大炮的幫助,還是成功抵禦住韓/猛的進攻。
不過南陽之敵總歸是一個極大的隱患,這才有了王垕帶洪烈乘飛艇前往襄陽拜會關羽一事。
誰曾想曹操突然遇襲,之前商議好的由曹操親自帶兵南下對陣韓/猛的事情也就沒有了著落。
而隨著曹操遇襲,雒陽也進入到一個緊張的氣氛之中。大白天就有成隊計程車兵來回巡邏,宵禁時間提前了一個時辰。通往雒陽的各個主幹道上也都是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在排查來往商客。連南北兩宮各處宮門都關得死死的,這麼多天除了尚書令荀彧還能自由進出南北宮,連高居太常之位的老臣楊彪都見不到皇帝劉協一面。
這些措施看似不近人情,但卻讓雒陽局勢沒有遭受太大的波動。再加上新任國安司祭酒,年僅十三歲的漢中王曹操/幼子曹衝連續帶人出擊,逮捕了大量可疑人物。雒陽政局逐漸穩定下來。
與關羽約定好的十日出兵一事也因為曹操遇襲難免耽擱下來。還好在禮部尚書衛覬前往襄陽代表朝廷請求暫緩發兵後,關羽並沒有因此生氣,只是在反覆追問暫緩發兵的原因。
衛覬當然不可能說是曹操被人刺殺,只說後勤出了一點小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雒陽穩定了,遲遲得不到支援的武關卻真的出了問題。
袁軍大將韓/猛不計傷亡日夜圍攻。武關城頭大炮連續發炮卻因來不及降溫而逐漸啞火,甚至其中三門口徑最大的大炮中的兩門還發生了炸膛。
韓/猛抓住戰機親自帶兵蟻附攻城,袁軍士氣大振,武關破。
曹軍偏將軍牛金力戰而死,臨時前下令炸燬剩餘十三門大炮。
曹軍士兵順利炸燬了十二門大炮,但最後一門大口徑大炮的炮身太過堅固,連續兩次爆炸都因為用藥過少而失敗。
韓/猛見曹軍士兵在炸炮,再次帶兵奮力拼殺,終於搶下最後一門大口徑大炮,俘虜火炮兵。他連夜派人將大炮和火炮兵送往後方,還聯名荀攸上書袁紹,希望遠在鄴城的巧工司能夠仿製出這樣強力的武器。
攻克武關後,荀攸建議韓/猛拋棄大量傷兵,即刻發兵北上,在曹軍反應過來前佔據弘農,切斷長安、雒陽之間的聯絡。
韓/猛深以為然,在休整一夜後帶北上,大軍順著公路而行,行軍速度劇增,就攻克盧氏,兵鋒直指弘農。
雒陽朝廷得知武關失守大驚。擱置了小半個月的南下計劃也又拿了出來,只是領兵者不可能還是曹操。漢中國尚書省主官,左尚書僕射王垕奉命帶兵出擊。
但為保證雒陽的穩定,王垕和曹丕商議後決定減少從雒陽調兵的數量。雒陽的出兵人數由計劃中改為兩千。
當然,王垕再強也不可能用兩千,他從各處還抽調八千兵力,大軍將在宜陽匯合,再一同南下。在出兵之前,王垕派出禮部尚書衛覬乘飛艇前往襄陽請求關羽發兵北上支援。
王垕選擇在宜陽匯合兵力是打算直接去進攻盧氏,讓正在圍攻弘農的韓/猛帶兵迴轉。至於如何擊敗韓/猛,王垕暫時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還要接戰後再看能否施行。
另外宜陽也是張柄當年慘死之所,王垕之前幾
年一直避免來宜陽,當此為難之時卻突然想來看上一看。
一路走來,除了放出的探哨,王垕一直隊伍的最前方帶隊,讓後面的人看不清他的臉色。
眼看宜陽就快到了,隨軍的洪烈和劉江打馬上前,一左一右來到王垕兩側,準備開解他。
誰知王垕卻先開口:“我其實應該帶康兒一同前來的。”
原來自從曹操遇刺,劉康就同樣被限制離開南北兩宮。臨行前,王垕曾入宮去見劉協,也見到了好長一段時間未見的徒弟劉康。
劉康對於曹衝接替郭嘉成為國安司祭酒一事已不再憤恨,他想清楚自己確實不可能成為漢中國的屬官。但他還是撲在王垕懷中哭訴:“師父,為何我生在一個被人圈養的帝王家。我也有抱負,也有建功立業的夢想。我真想褪去這樣的身份,好好的活上一場。”
王垕只能寬慰他:“如果你不是皇子,咱們也很大機率不會成為師徒。所以有些事情有得就有失。就像那一年我提議封你為夷州王,就是希望一旦天下一統,風雲變幻,你還能有一個去處,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大海之上。現在只是一時困境,終有一日你會發現和廣闊的天地比起來,地位、財富、權利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好好蟄伏吧,我會助你自由的。”
劉康強忍住眼淚,聽話的走回屬於自己的宮殿。
洪烈當時就在場,即便是他現在回想起來,劉康一步一回頭的樣子還是那麼讓人覺得心痛。
但王垕和洪烈、劉江訴說的語氣卻又有些過於平靜。
劉江是個直性子,直接問道:“父親,劉康怎麼說也是個皇子,就算以後真有變天的一日,有您在,他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王垕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覺得自己被劉康的演技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