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旗從地上拔出,準備離開。

有好心的百姓道:“袁先生,鄴城城門已關,您可有去處?不如來我們村子暫休一夜吧。”

“是啊,野外不安全,我們村子就在附近,袁先生來我們村休息吧。”

“你們村子太破舊了,袁先生還是來我家吧,我家乾淨。”

“你家太遠,還是我家更好。”

“你家裡又小又破,如何好了。”

為了爭奪袁尚,幾個百姓居然爭吵起來。

袁尚笑著攔住幾人:“不用了,多謝各位的美意。我有朋友就住在附近。我可去朋友家暫住一夜。”

那幾名百姓還是不放心,非要護送袁尚。

袁尚敲了敲腰間寶劍的劍鞘:“怎麼?你們難道還認為我會怕什麼強盜嗎?”

眾人這才想起袁尚是魏王的兒子,早年也是勇力過人,再說這裡就是鄴城左近,哪裡會有強盜,便給袁尚行禮後相繼退去。

袁尚等最後一名百姓離去,收起笑臉,看了看天色,找到正確的方向走了下去。

大約走了一個多時辰,袁尚來到一處較為破舊的村子。和大部分漢末的村子一樣,這個村子也有木質的高大柵欄,甚至在大門後面還有一個兩丈多高的瞭望臺,臺上有兩名值夜的村民正在烤火。

村民看到遠處有一個人影緩緩走來頓生警覺。其中一人伏在地上手握銅鑼,準備隨時敲鑼叫醒村中熟睡的村民。

另一人點燃一隻火箭,張弓射箭一氣呵成,火箭正射在袁尚身前一尺的地上。

“什麼人?”

袁尚撿起尚未熄滅的火箭,將火焰湊在自己面前:“連我都不認識了嗎?”

“三公子!”

兩個值守的村民放鬆下來,連忙越下瞭望臺給袁尚開啟大門。直到這時兩人才露出全貌,居然都是丟了一條腿的傷殘人士。

袁尚走入村中,提醒道:“下次一個人下來開門就好,上面還需要有人繼續警戒。”

兩個村民一起答道:“喏,謹遵刺史令。”

袁尚搖頭:“說過很多次,我已不是刺史。張校尉在何處?”

一名村民單腿發力爬上瞭望臺警戒,另一人留在原地答道:“校尉還在家中等您到來。”

“好的,我去見他。”

袁尚在村中小路上行走。這個村子路徑修得是七拐八扭,外人來了定會迷路。但袁尚在夜間卻走得平平穩穩,很快走到一間還在掌燈的房子前,徑直推門走了進去。

屋內人聽到動靜連忙起身,見是袁尚來了立刻行禮:“刺史,您來了。”

袁尚這次沒有糾正對方的稱呼:“是的,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