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心性,在這方面王垕最放心的就是洪烈。這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遭受過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因而他的性格中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天真的一面。無論是哪一面性格佔主導,洪烈都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人。

王垕家後院的天下水系經過這麼多年的仔細調整,已經將天下最大的幾十條河流全部一一複製。這些全都是洪烈帶著幾個師弟一點點用簡陋的工具做出來的。

同時作為王垕的開山大弟子,洪烈的各種學問都學得十分紮實,和曹衝一樣能將王垕教授的所有課程學懂弄通。在武藝方面,洪烈也比曹衝、劉康強上許多,雖然因為體型原因打不過劉江,但在同年齡段中也算相當的不錯。曹丕的劍術老師史阿都曾經誇讚洪烈在劍法上有天賦,曾想收洪烈作親傳弟子,但被洪烈拒絕了。

“我只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若不是師父將我救下,早就死了,不能拜其他的老師。”

王垕當然感動,可隨感動而來的是對洪烈的擔心。

這個孩子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雖然近幾年他假裝自己在學問上不如曹衝,在武力上不如劉江,在接人待物上不如劉康,但每日朝夕相處的王垕知道,這孩子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

所以王垕為洪烈出的考試題目是最少的,卻一定是最難的,幾乎少有能解出的時候。

時間一長,完美主義者洪烈還真的有所改變,至少王遠、姜維再拆“黃河大堤”的時候他不會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臉神經質一般的必須立刻去將“河堤”修好,而是能將手中的書看完、飯吃完、覺睡完,再去一臉神經質將“河堤”修好。

大進步!

至於親兒子王遠和才只有六歲的小姜維,一個天賦一般,一個還比較年幼,暫時還看不出有什麼特殊。

王遠的天賦確實很一般,不過這也是相對,主要是他的師兄弟們都過於變態。作為王垕的兒子,他的腦子比劉江好,性格比劉康好,身體比曹衝好,命比洪烈好,運氣比姜維好,這還有什麼好不滿的。

小姜維倒是已經有一些聰慧的表現,但基本還屬於正常人的範疇。但還是那句話,他是王垕的弟子,長大後一定能大放異彩。

王垕看了一眼天色,拍了拍手掌:“好了,時間差不多,考試開始。”

四個大一點的孩子立刻緊張起來,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得筆直。兩個小孩子也收起連環畫,連滾帶爬的回道自己的座位上。

王垕的書房很大,足夠他抱著老婆擺出很多動作,也足夠同時教導十幾個孩子。但今日是親傳弟子的考試,像陳泰、滿偉、郭奕等記名弟子不需要來參加。

這些記名弟子會在王垕沐休的日子會來王垕家中上課,與洪烈、劉康等人一起學習學問。只是王垕的精力有限,這些記名弟子又大多有自己的家傳學問要學,暫時也就還沒有將他們收為正式弟子的打算。

即便如此,雒陽乃至整個司隸都在流傳王垕善於調教弟子的傳聞。因為他的弟子無論正式還是記名都有神童的稱號。

時間久了,人們就說這些其實都是普通的孩子,只是經過了王垕的教導,這才變為神童。

於是更多的人希望能將孩子送到王垕家中,就算當個記名弟子也是好的。王垕都拒絕了,甚至連曹操的幾個年紀不大的孩子也沒有同意。

王垕的理由很冠冕,也讓那些人無可奈何:“我的弟子數量滿了。”

但當曹丕抱著一個剛滿兩歲的幼兒來到府上時,王垕猶豫了。

這是曹丕的嫡長子,曹丕為他取名曹睿。只是在這個位面,曹睿的母親不再是大名鼎鼎的冀州甄氏,而只是司隸一個普通的小寒門出身的女子。

“我已收衝兒為徒,於禮不能受睿兒為徒。但我確實喜歡他,等他大一些,送到我這裡來,我願意教授他學問。至於收徒一事,到那時再說吧。”

王垕還是沒有違背不再收徒的諾言,但也沒有拒絕。

也許再過幾年,曹睿就能來學習了吧。

收回思緒,王垕看著埋在書案上不停書寫的六個孩子,心情突然好了很多,沮授臨死時的景象似乎在記憶中也淡化了。

姜維在這些孩子中年紀最小,性格也最為活潑,見王垕看著他們幾人一臉慈祥,突然問道:“師父,你在看什麼?”

“未來。”

————

三國小知識:

曹睿的母親為甄氏,名不詳。她的名字甄宓應該是姓甄加上神話人物宓妃的宓連成的。宓妃傳說是伏羲的女兒,洛水女神。後世人將曹植形容洛水女神的《洛神賦》按在甄氏的頭上,於是甄氏就變成了甄宓。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