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騎白馬的少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騎白馬賓士而來,但馬背上只是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
張巖等人不由得一怔,四海商會的會長難道是一個孩子?
白馬一路跑到四海商會門口,少年不待馬步停穩就一躍而下,穩穩的落在伊春等人面前。
四海商會的夥計去白馬牽到後院,眾人這才打量起少年。
只見這少年穿著一身的絳紫色錦袍,頭戴純金打造鑲嵌有墨色美玉的朝天冠,腰間掛著一條由銀絲編織成的玉帶,腳下是一雙鑲嵌了金絲的牛皮靴。
再看少年樣貌,雖不算是清新脫俗,也沒有如中原、河北士族一般喜愛擦粉,面板顯得有些略黃,但也算是俊美,尤其是一雙眼睛,又大又圓,卻和他略顯消瘦的臉龐很是搭配,看上去頗為神采。
張巖等人還在遐想這是雒陽哪一家的公子就見四海商會的副會長低頭迎了過去。
“會長,您來了。”
這少年竟真的是四海商會的會長?!
張巖、伊春四人大驚。
四海商會的副會長為少年介紹張巖、伊春四人,四人只得也趕忙上前一步迎接。
少年抬頭看向四人,傲然道:“孤正是這裡的老大,聽說你們有一批金縷罽,給孤拿出來看看。”
孤?
張巖不由得再次一愣,這少年還是皇族?
恰好四海商會的副會長介紹道:“我家會長正是當今陛下長子,夷州王劉康。”
眾人當然知道劉康大名。實際上劉康在整個大漢乃至周邊的文明圈都是一個小有名氣之輩。
三年前,漢帝劉協突然宣佈要封長子劉康為王,朝中反對聲音極大,大部分人都以為劉協這是打算反抗曹操的表現。但隨著劉協宣佈要封劉康為夷州王的訊息傳遞出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也就隨之消失。
夷州可是海外蠻荒之地,說是封賞,倒不如說是流放。
將自己的長子封到一個蠻荒之地,怎麼看劉協都像是在透露不打算立長子為太子,這反而是對曹操的一種示好。
擁漢派當然是捶足頓胸,曹操派人人喜上眉頭。朝中反對的聲音當然還在,卻是換了一批人。
最終,在劉協的堅持下,劉康還是被封夷州王,由於年齡小,夷州也不再朝廷的控制之中,暫不就番。
劉康見張巖、伊春四人還在愣神,又道:“怎麼,不信孤的身份?”
還是張巖反應最快,連忙拉了身邊高崇、伊春一把,彈冠振衣,低頭行禮:“不知是夷州王親至,小民惶恐。”
其他三人也趕忙行禮。但這事太過匪夷所思,四人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劉康仰著頭傲然道:“你們快一點,孤下午還要參加期中考試。若是去晚了,師傅定會責罰。”
雖然不知什麼是期中考試,但四人還是很快反應過來,高崇親自去招呼夥計搬金縷罽來給劉康挑選。
不一會,百十張金縷罽全都搬了出來。
劉康在眾人的陪伴下一張張的仔細觀看,待看完最後一張金縷罽,劉康傲道:“開個價吧,孤全要了。”
伊春自是喜出望外。他雖是***的手下,名義上屬於偽帝勢力,但能和漢室正統中如此關鍵之人建立貿易關係,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可普六茹渾和張巖卻有些為難。
普六茹渾是還沒有聯絡上那些失聯的袁紹軍密探,沒能完成任務。
張巖則是怕普六茹渾這條大魚跑了,還釣不到那些小魚小蝦,自己升官無望。
普六茹渾上前一步:“夷州王的財力我們當然是信任的,我們商會也願意將這批金縷罽都賣給夷州王,就是不知夷州王打算用什麼東西來結賬。先說好,我們畢竟是來自幷州的商隊,金
元券什麼的是不認的。”
金元券是朝廷的貨幣改革專案之一。
由於連年爭戰,漢末的貨幣早就如同破爛,各地都出現了商品經濟的大倒退。人們交易不再使用錢幣,而是用糧食或者布帛來進行結算。
袁紹控制的偽帝朝廷重新鑄造錢,意圖扭轉民間對錢幣的厭惡,但收效甚微。
而三年前再次蛇吞益州流放劉璋的劉備則更加徹底,在零陵人劉巴建議下鑄造了直,一文錢可以當一百文來使用,以蜀中特產的蜀錦、井鹽作為支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使得府庫充盈,卻又導致益州、荊州各地物價飛漲。
孫權連年北伐效果一般,但耗死了大量內部反對派的勢力。再加上孫權本就是江東人,又從兩個朝廷那裡都得到了本不可能得到的揚州牧,他對江東的掌控反倒愈發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