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苦笑一聲:“我既不會治理地方,也不會帶兵打仗,只能幫著幹一些隱秘之事。希望我能多活幾年吧。”

滿寵連忙勸解:“你也才三十餘歲,有厚土在,新學院更有張機那樣的名醫,如何不能活的長久。”

陳群卻道:“如今亂世,又有誰能保證能活的長久安樂呢?”

滿寵不由得嘆氣:“怎麼連長文(陳群字)都如此洩氣。”

陳群雙眼發紅:“我被家族除名了,如今陳氏族長是我族弟陳曦。”

滿寵沉默不語。他是寒門出身,對陳群的遭遇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荀彧慨嘆道:“流寓到他鄉計程車族不叫士族,叫喪家犬。”

其他三人知道荀彧同樣被罷免了荀氏族長,族內那些本在曹操麾下的荀氏一族也先後返回了潁川。

荀彧起身打算離去。

郭嘉三人行禮送他離開。

離開前,荀彧突然回頭:“小心士族,小心每一個士族。從現在開始,我們沒有退路了。”

————

五日後,曹操返回雒陽,還帶回了本“死在”宜陽的王垕,朝堂震動,但很快更加震動之事到來。

漢建安八年,五月,霸府長史領輔國將軍王垕上書:大司馬曹操對漢室立有大功,保漢室於危難。前歲大司馬曹操帶兵西征,平定涼州,還軍後全軍上下皆有封賞,唯曹操未得到任何賞賜,現在理應補上應有的賞賜,否則朝廷賞罰不公,將有失人心。

當初曹操擬定封賞名單倒不是故意不加自己,只是他已是大司馬,再升就只有和袁紹去搶丞相了,不如將功勞分給手下,以壯大自身的實力。

那時朝廷上士族的力量不強,漢帝劉協也覺得曹操懂分寸,對此樂見其成,便沒有主動提及封賞之事。誰曾想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王垕又重提此事。

劉協不知所措,便詢問尚書令荀彧該如何辦。

荀彧回答:“當封曹操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以表恩寵。”

劉協沒想到荀彧會給出這種答案,不敢應下。

衛尉馬騰附和道:“若是陛下不能給出合理的封賞,漢室的威名恐受到損傷啊。”

劉協沒有辦法只能封曹操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但曹操卻拒絕接受,只是在各種公開場合強調自己為漢臣,當謹守漢臣的規矩。

劉協還道曹操懂事。

還是他身邊近臣宦官穆順一語道破天機:“曹操恐怕是覺得陛下的封賞不夠高吧。”

劉協如遭雷劈。但轉日朝會還是加封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權臣“三件套”作為殊榮。

這次曹操沒有推辭,坦然接受。

劉協和擁漢派只道曹操要到想要的權勢,應該會消停了。

誰知才過了一個月,以馬騰、郗慮、程昱三人為首,聯合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曹氏、夏侯氏高官,郭嘉、董昭、王垕等霸府官員,陳群、滿寵、沮授、徐庶、法正、陳矯等朝廷官員,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樂進等軍中實權武將,集體上表,請求朝廷加封曹操王爵,以示恩寵。

劉協驚懼不已。

誰知到了第二日就連荀彧等名義上的擁漢派中都有很多人共同上表,希望朝廷能加封曹操王爵。

但這些上表送入雒陽南宮卻半點水花都沒有。

原來劉協嚇的以為曹操終於要篡漢,竟是整日不吃不喝,生怕食物中有毒。

王垕得知此事,找到徒弟劉康。

劉康入宮見到劉協道:“父親,我師父說了:‘陛下不應該如此擔心,反而應該開心才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