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刺殺(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霸府長史遇刺身亡,這個事件引爆了雒陽官場,眾人都在奔走相告,有悲痛欲絕者,驚恐萬分者,也有彈冠相慶者。
各方勢力滲入雒陽的密探這兩日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在通往虎牢關、武關等地的官道上不知有多少訊息在傳遞中。
王垕當然沒有死,“他”被刺殺的時候正在岐山謀劃所謂的大計,好一派意氣風發的景象。
那究竟是誰要刺殺王垕?又是用何種方法來進行的這場刺殺?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撥上一段時間,好好的看一看這一場改變大漢朝廷乃至天下格局的鬧劇。
————
刺殺發生的那天本是個普普通通的晴朗日子。前幾日都在下雨,這一次太陽終於如約而至,它拋灑出金色的光輝將大地渲染為黃色。
一隻鳴叫了一整夜的青蛙終於閉上了嘴巴,它有些累了,叫了一夜都沒能喚來異性的垂青,現在只想休息。
雨後潮溼的空氣中透露出一股難聞的氣味,那是腐敗的動物留給世間的最後迴響。
張柄捂著鼻子將死老鼠的屍體一腳踢開,這才深吸了一口依然略帶渾濁的空氣:“就不應該聽大人的建議養什麼狸奴,抓了老鼠又不吃,整日將屍體扔到大門口,太晦氣了。”
話音剛落,一隻黑白花的狸奴嗖的一下從張柄身邊竄過,三兩下跳上房簷,還回頭看了他一眼。
張柄又喝罵了一聲。但忙碌了一夜的狸奴不想再理他,伸了個懶腰便團成一團,好像在告訴張柄:“本喵要休息了。”
氣得張柄有心找個竹竿痛打這隻狸奴一頓,但總歸還是捨不得下手。
他看著西側還略顯陰暗的天空嘆了口氣:“我的大人啊,您什麼時候回來。”
曹操路過宜陽已有三日。
那日曹操來到門前把張柄嚇了半死。
還好有軍師祭酒郭嘉幫襯,張柄又將王垕那一套單獨隔離、保持安全距離、空氣傳播之類的話術重新說了一遍。
曹操無奈,只得離開。
對於王垕想要幹什麼,張柄並不知曉,他只知道王垕一定是在做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在完成之前連曹操都不能告訴。
每次想到這裡張柄都覺得後怕。
張柄在戰場上殺過很多人,但他其實是個膽小的人,因為只有膽小的人才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這還是張柄的伍長告訴他的。
張柄很懷念伍長,但他已經有些不記得那個老人的樣貌。只記得那是一個很和善的人,好像是方臉,也可能是圓臉,個子倒是不矮,就是有些佝僂,額頭有一道很深的傷疤,那是敵人的武器穿透頭盔給他留下的痕跡。
張柄參軍的時候已有38歲,在漢末也勉強能算是老人。若不是全家都餓死,張柄是不願進入軍隊討飯吃的。
他一個握鋤頭的農民,如何懂得怎麼殺人。
伍長比張柄大九歲,參加過討伐黃巾的戰鬥,回鄉後加入曹氏私兵,因不識字,也沒有什麼關係,便一直升不上去。
張柄的所有戰鬥技巧都是伍長教導的。
如何利用友軍的屍體躲避箭雨;如何攻城時合理的跑在靠後的位置;如何在戰場上裝死且不會被誤傷;如何臨陣逃脫又不被軍法官處置…
這些技巧幫助張柄活過了漫長的軍旅生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一段時間伍長常喜歡說一句話:“快了,快了。再熬上幾年,到了五十六歲,我就能退伍回家,好好的過日子了。”
那一年是興平元年,曹操興兵討伐陶謙。
張柄和伍長被留在後方駐守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