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戰前準備工作都也已充分,開戰就在三日之後。作戰計劃大家都很清楚了,各軍前去準備。記住,我軍雖然人少,但我們才是進攻的一方。讓這些涼州軍閥都看清楚,時代變了。”

王垕作為曹操南路軍中二號人物,正在為眾將講解開戰的計劃。

曹軍南路軍雖然只撤離了于禁的一營三校三千人馬,但為了防止張魯軍從漢中方向再次北上,曹操還在臨渭留下三千兵力。而身後的略陽、清水等地也需要派軍駐守,與韓遂十餘萬大軍對峙的南路軍其實只剩下一萬兩千餘人。

但曹軍卻好像才是人數更多的一方,早早的就做好出戰的準備。在韓遂立下營寨後更是多次出動小股部隊前去邀戰。依靠各種新式裝備,極高的披甲率和高昂計程車氣,曹軍每次都是以少勝多。時間一久,韓遂的聯軍便沒有人再願意去應戰曹軍。

正在韓遂一籌莫展之時,後方的成公英送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曹軍的方法——挖坑,或者說挖戰壕。

軍閥聯軍十萬之眾每日無所事事,軍閥之間更是經常爆發小規模衝突,韓遂正在發愁此事,聽聞便下令所有人都去給老子挖坑。

起初這些軍閥都萬分的不情願,只有一隻受到排擠的小軍閥才在無奈之下去營寨外面挖坑。

結果等下一波曹軍進攻,這隻小軍閥不是曹軍對手,士卒紛紛跳入坑洞中躲避結果發現這些坑洞真的能有效防禦曹軍那些會爆炸的“妖術”攻擊。

見到效果的軍閥聯軍這才開始了大規模深挖戰壕的行動,短短兩天就在聯軍營地外圍挖出了一條沒有通水的“護城河”。

曹軍騷擾作戰的效果一下就減弱了很多。但就像王垕在戰前會議說的那般,時代已經變了,這些腐朽的涼州軍閥作出的所謂努力不過是在垂死掙扎。

第三日,決戰開始。

這一日天空上沒有半點雲彩,雖然是深冬,但日出時分紅色的陽光還是毫無保留的照耀在大地之上,將古老的涼州大地渲染成一片橘紅色。

軍閥聯軍一名值夜的哨兵從瞌睡中醒來,迷糊的打著哈氣,從口中噴出白色的霧氣,轉眼又消散不見。

這人揉了揉眼,先看了看伍長有沒有發現他在偷懶,在發現伍長也在睡覺後放下心,往快要熄滅的火盆中添了兩塊木頭,走到哨塔邊解開褲子打算放水。他剛將當做褲腰帶的麻繩解開,褪下褲子,就抬頭看到了天上那幾個巨大的物體,一瞬間便忘記了本來打算做的事情。

過了好幾秒,這人光著屁股大聲呼喊起來:“伍長!老周!小張!快來人啊!!天上…天上…天上出怪物啦!!!”

整個軍閥聯軍彷彿都被這聲驚呼喚醒了,類似的呼喊聲一聲接著一聲,共同點是聲音中都帶著一絲恐懼。

韓遂也被軍營中的呼喊聲所吵醒,他立刻派人去檢視發生了何事,但卻得到天上有怪物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解釋,直到他走出營帳親自抬頭看天:“原來天上真的有怪物…”

這怎麼可能!

韓遂不明白但看書的各位大老爺一定早就想到了,不錯,正是飛艇。

啊?什麼?你們猜的是熱氣球?

這個…

書歸正傳。

其實王垕最早的想法也是研製可以投入實戰的熱氣球,但嘗試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多次都無法成功。反倒是新學院一次偶然的化學實驗中製造出一種透明、質量極輕且可以燃燒的氣體引起了王垕的注意。

在進行一些列周密的測定之後,王垕將這種氣體命名為輕氣,並大肆計劃設計一種依託於輕氣的飛行器,最終結果就是這種飛艇。

天上的飛艇一共有十艘,同樣也都是樣機,分為幾種不同規格型號,但整體結構都是一樣的。

紡錘型的氣囊下懸掛著長方形的吊籃,吊籃後部有一個螺旋槳,透過機構連線在吊籃內,根據型號不同有不同數量計程車兵透過腳踏式機構來給它提供動能。雖然速度很慢,但飛艇總歸還是可以動的。

這也是為什麼要等到今日才開戰的原因,曹軍需要一個風力較弱的天氣才敢讓這些原始飛艇上天。

那些巨大的扇葉和齒輪組幾乎全都用質量較輕的木質材料,磨損是個很大的問題,總體也就是個能用的級別。馬鈞剛剛研製出全新的體積更小的全金屬齒輪組,只是還沒有透過磨損耐久試驗。另外金屬齒輪組雖然體積更小,但重量並沒有減輕太多,雖然能在吊籃內預留出更多的空間,但這對飛艇的重力分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而言磨損較高的木質結構已是夠用。

無論如何,天空向這個時代的人們開啟了。不過在西征之前,曹軍內部除了相關訓練和技術人員,只有曹操、荀彧、王垕、郭嘉四人知道,連董昭都不知曉此事。

飛艇吊籃的前部還有幾名士兵,其中一名艇長,剩餘都是武器使用人員。使用的武器以弩箭為主,也包括根據型號不同而承載不同數量的炸彈包。

由於還沒有研究出可靠的碰撞爆炸技術,這些炸彈包都還是使用落後的引燃式引信來進行引爆。

但就像第一次見到飛艇時曹操所說的那樣,有了此等利器,就算只是往下面扔石頭,敵人也望風而降。

曹操還是太過保守了,這些飛艇都還沒來的及發起任何一輪像樣的攻擊,軍閥聯軍就發生了營嘯。大量士卒開始出逃,甚至一些小軍閥也開始逃跑,生怕那些天上的怪物會吃了他們一般。

實際上曹軍本身在飛艇升空之後也發生了一些騷亂,還好曹操早就考慮到此事,提前向全軍通告曹軍將從天空對軍閥聯軍發起進攻。再加上各級將官的及時彈壓,曹軍的騷亂很快就平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