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拿給我過來。”

袁尚走出縣衙,自有三四名親兵將大風箏抬到他面前。

只見風箏上的話依然粗俗:袁尚小兒,我知你不服,但不服也得忍著,有本事你來懷縣咬我啊。

“氣煞我也!!!”

袁尚抽出腰刀就要將這個立體風箏斬為兩段。

田豐攔住他道:“刺史,再大的憤怒也無濟於事,還是趕緊派兵去進攻懷縣,只要能攻克懷縣,一切都還有機會。”

袁尚強忍住憤怒,下令命人將這些飄入溫縣的風箏都燒燬,這就擊鼓升帳準備派出軍隊進攻懷縣。

可還沒等確定進攻計劃,就聽得溫縣爆發出幾聲爆炸聲,各處袁軍士兵驚愕萬分,還有一隻部隊發生了營嘯,如果不是袁尚及時調兵鎮壓,說不定幾萬兵卒都會被捲入營嘯之中。

事後調查袁尚才發現是那些風箏入火發生了爆炸。

原來這一批風箏的竹製龍骨中儲存了火藥,一旦袁軍將其投入火中就會發生爆炸。當然了,威力其實不怎麼樣,但由於之前有少量袁軍接觸過手榴彈這種武器,聽到爆炸聲就會產生應激反應。

事實也正是如此,發生營嘯的那隻袁軍正是當日攻城時見識過手榴彈和佰刀那一批。

經過這件事,袁軍計程車氣更加低落。

但袁尚也沒有辦法,反正強徵了溫縣百姓的糧食,他的軍隊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他留下田豐和兩萬軍隊駐守溫縣,親自帶四萬大軍去進攻懷縣。田豐本想跟在袁尚身邊,但一旦曹仁從身後攻來,他們可能將連一個駐兵的地方沒有了。

田豐準備好一個錦囊,交在袁尚手中,稱一旦攻城不利就開啟錦囊。

營嘯和連日不絕的逃兵使得袁尚只剩下六萬多兵馬,唯一的一件好事是再沒出現校尉級別的高階將領逃跑的情況。但軍隊士氣日益低落還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情況當他帶兵在十一月二十三日抵達懷縣時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高點,出現在袁尚軍面前的懷縣已經變成了一個冰城。

懷縣的城牆比袁尚記憶中憑空拔高了一丈,下半截城牆還是原來的樣子,但上半段全是用冰磚臨時搭建而成,現在寒風凌冽,冰牆的強度一點不比城磚要差。

更讓袁尚絕望的是在懷縣的左右曹軍又搭建了兩座小營,它們與懷縣縣城互為依角,雖然主體解構還是木質,但一樣大量應用了冰磚。每座小營中心還有一座兩丈多高的箭樓,袁尚的輜重都扔在孟津了,沒有攻城器械,根本威脅不到兩個箭塔。

袁尚實在想不出王垕是怎麼做到的,他有心改道去攻打野王或者州,但又怕那裡也是同樣的景象。當然,他也不是沒想過直接帶兵返回繞過懷縣。但一方面他的兵糧不足,令一方面,他剛剛帶軍抵達懷縣左近,還沒有紮營,一隻七八百人的騎兵就從懷縣衝了出來。這隻騎兵戰力極高,袁尚派出一軍五千人馬前去攔截,只一刻鐘就被打穿,最終還是他親自帶軍上前,這隻騎兵才緩緩退去。

可以說,曹軍只憑這不到千人的騎兵部隊就能在這種嚴寒中截留下大部分袁軍部隊。

其實袁尚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拋棄大部隊,只帶小股精兵潛行逃離戰場,獨自返回冀州,但他身為一路主帥,這種事卻是不屑於做的。於是留在袁尚便只有強攻懷縣這一條路可選,當即下令後退五里紮營,同時砍伐樹木打造攻城用的雲梯。

四大軍師此時對王垕是五體投地。他們一個個自問都是智計百出之輩,但萬分沒有想到,在不做人這件事上,王垕是如此的不做人。

只是一個簡單的風箏就能給袁軍造成如此強大的打擊。根據他們抓捕的袁軍逃兵和探哨偵查,袁尚手中可用之兵絕對不超過七萬。而從小/平津、河陽方向返回的南部匈奴更是一直沒見到影子。

如果不是他們還沒有和曹仁建立聯絡,說不定真的已經放棄三縣城防,改為去圍攻溫縣了。

而王垕為加固城防所提出的冰城策略更是極大的超出了董昭和司馬懿的想象,反倒是和王垕早有接觸的法正、徐庶沒有感到太過吃驚,但也同樣對王垕奇異的想象感到驚訝。

更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往王垕對於這項改造工程的熟絡程度。

僅僅依靠幾千兵卒和臨時徵召的一萬民夫,四五天就增高城牆並建立了兩座城外營地,而更加驚人的是夏侯楙、張遼等人理由應當的態度。

董昭、司馬懿不由得在懷疑,難道傳聞中王垕一夜築城等事都是真的?

————

三國小知道:縱觀整個三國曆史,主將拋棄大軍獨自逃跑的事情也是極其罕見的,袁尚作為歷史上能和曹操對打的人物當然不會這麼幹。

那麼到底是誰曾經拋棄軍隊獨自逃跑呢?

當然是馬謖小朋友啦。

文中此時馬謖剛剛11歲,也確實是小朋友一個,哎呀我已經開始遐想後期幾卷洪烈大戰馬謖的劇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