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七十一章 各處的戰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將軍,終於輪到咱們了。”
路招興奮的拿著調令來尋朱靈。
朱靈顯得很平靜,擠眼笑道:“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路招見朱靈似乎不是很興奮,知道事有不對,問道:“將軍,可是有什麼差頭?”
官渡之後路招也被封為偏將軍,雖然還是朱靈的副將,但也有權利自稱將軍了,但他一直還是隻認朱靈這一個將軍。
朱靈知道路招的心思簡單,不願將政治上的鬥爭挑的太明:“走吧,大將軍的命令不能不遵。萬一咱們能攻下虎牢關,也是大功一件。”
路招不明所以,只覺得終於又有仗能打了,高興的領命去整軍了。
只留下一個人的朱靈臉上再沒有了笑意。
“大將軍,你還是不願相信我嗎?”
除虎牢關、孟津關兩處主戰場外,其他各處戰場每日也在交戰。
南陽戰場。
南陽太守張繡經營宛城多年,自開戰以來雖然只能被動防守,但總歸還是守住了。
南陽袁軍大營。
韓/猛憤怒的將一份戰報扔在地上。
“到底怎麼回事?李通帶三萬人去攻舞陰一個小縣城,十天都無法攻克?還損兵三千?當我是傻嗎?”
傳令兵撲通跪在地上,磕頭道:“舞陰緊挨著上屆山,地形易守難攻,我家太守沒有半分虛言啊!”
韓/猛怒道:“回去告訴汝南太守,我要他十日內攻破舞陰、比陽、平氏三縣,配合我主力大軍從東南方向包圍宛城。”
傳令兵沒有辦法只能返回舞陰,將韓/猛的命令告知李通。
“太守,十日攻克三座縣城怎麼可能?”
李通卻笑道:“以我軍的實力,想要攻下這三縣易如反掌。”
傳令兵乃是李通親信,聞之不由得愣住道:“那為何太守卻謊稱攻城不利?”
李通搖頭:“不要被韓/猛的表現給騙了。他麾下一萬精兵從開戰至今還沒有動過,死傷的都是豫州士族的私兵。我觀大將軍這次分兵進攻司隸確實是想拿下雒陽,但也想趁機削弱中原士族的實力。至於原因嘛…嘿嘿,袁氏已經有人稱過帝了(袁術),只是被中原士族支援的各路軍閥壓下罷了。不要急,我們慢慢打。汝南是袁氏祖地,我手中計程車兵都是汝南各大士族的命/根子,怎麼能隨便消耗。就算大將軍親自責怪我,也會有汝南的各大士族幫我說話的。”
軒轅關戰場。
張南這一路號稱一萬人,其實只有三千,因為人再多也沒地方安排,軒轅關前的道路就是這麼的狹窄。
兵力少,張南攻的也不勤,開戰到現在,他只進攻過三次軒轅關,每次都只派出五百人,最多留下十幾具屍體就退了回來。
軒轅關太過險要了,對面的夏侯尚手中更是隻有不到五百人,但卻能讓張南手中三千軍隊沒有辦法。
張南不著急,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牽制曹軍的精力,提醒曹操還有一路兵馬在攻擊軒轅關。
張南是個穩重的將軍,他當然也想建功立業,但在軒轅關下死磕很明顯是不明智的舉動。
於是乎張南和夏侯尚就都變得無所事事起來,能揉著自己的老寒腿慨嘆:“大將軍,還有三公子,你們快些開啟局面吧,山中的寒氣太甚了。”
河東戰場。
郭援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作為鍾繇的外甥他也是士族出身。
郭援從小就展露出別樣的軍事才能。
在他的幫助下,高幹在幷州站穩了跟腳,還招降了很多外族士兵。此次進攻河東,他麾下五萬大軍中大部分就是外族士兵,以鮮卑和匈奴為主,但也有羯、氐、羌之人。
這些外族士兵戰力很高,就是喜歡劫掠,有時不太聽從命令。
郭援不在意這些事,他也不在乎張白騎屠掉東桓。他只喜歡勝利的感覺,安民之類的事情自有戰後其他官員處理。
但最近郭援有些不開心,他的五萬大軍在一個小小的縣城前已經猛攻了一個月。
雖然之前張白騎幫助郭援拿下了東垣,但東垣一線道路崎嶇,不便大軍開拔,郭援便安排張白騎駐紮在東垣為他守住後路,他還是帶著大軍按照計劃走北方絳邑、聞喜一路,從北向南進攻河東治所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