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垕的想法是等折衝府的識字率升上來,說不定有些人就開竅了。可惜,他想的還是太過簡單。這些府兵、農婦幹活都是好手,但讓他們拿著樹枝蹲在地上學寫兩個字就太難了,連以往十分管用的獎勵法都失去了效果。

十幾天過去了,第一批參加夜校的府兵們普遍只學會了不到十個字,有一個叫王二的人學了十天連自己的名字都還不會寫。

識字都這麼困難,就更不要說數學了。王垕還是第一次見到掰著手指頭都數不清一二三四五的傢伙。

教慣了洪烈這麼聰明的孩子,再教這些傻子,氣的王垕差點拔刀自盡。

但在沮授和曹丕看來,這已經是了不得的政績,足以專門寫一份報告送去雒陽專門宣傳一下了。王垕只得讓曹丕寫了一篇花團錦簇的美文來誇讚偃師折衝府的向學之風。

政績是有了,但技術員該缺還是缺。白天大人們都去工作了,連一排排的小孩子都懂事的跟在大人身後努力的勞作,只為了能到秋天能多收一些糧食,好活過下一個冬天。

看著這種情景王垕嘆了口氣,看來折衝府義務教育短時間也普及不了啊。但晚上的夜校時間,王垕還是讓大人帶著孩子也來學習知識,並明說學習最好的一百個孩子家來年折衝府分地的時候能多分一畝地。

別看只是一畝地,有的人家連沒斷奶的孩子都送到夜校來學習了,最後還是被王垕給踢了回去。哪有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卷的?

至於那些沒有孩子的…當天晚上更加的用力了。

王垕也用力完,將一身汗的劉竟微微推開一點。

劉竟不生氣,她同樣覺得王垕的身體熱的讓人心慌。

初夏的熱風吹入洛陽盆地,帶來各種蚊蟲的同時也帶來了悶熱的天氣,在這種氣候下做一些愛做的事確實很考驗毅力。

還好兩人都很年輕,身體也好,很輕鬆就克服了這種考驗。只是快樂之後的悶熱確實不容易排解,王垕跳下胡床,找到放涼水的水罐,喝了好大一口水。

空氣中只有劉竟喘息的聲音、野外不知名的蟲子的叫聲和隔壁廂房洪烈的呼嚕聲。

王垕不禁搖頭,他有些犯愁,洪烈只有七歲,但有的時候太過早熟了。他教了洪烈很多知識,但有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引導他的心智。

可能是王垕站的太久,劉竟發出小貓一般膩膩的聲音,惹得王垕心底又是一片火熱。

王垕回到胡床上,將冷下來的劉竟擁入懷中。

劉竟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隔壁洪烈的呼嚕聲更大了。

王垕不再猶豫,問劉竟道:“你去過雒陽嗎?”

劉竟搖頭。

“明天我帶你去雒陽吧,咱們一起看看雒陽的風景。”

只一瞬間,劉竟眼中便流出兩行清淚,一頭扎入王垕的胸膛中。

當屋內再次響起陣陣喘息,隔壁的呼嚕聲已經不見了。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漢代有大小畝之分,大畝大約是0.6915市畝,小畝大約是0.2881市畝,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謂的一戶人家百畝地指得一般指的都是小畝,換算成大畝大約是41畝。東漢基本上用的都是大畝,在我查到的資料中大多都是如此。本書中的畝也指漢代的大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