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發老婆就是給力,八百標兵平時沒個正型,這時候一個賽一個的站的筆直,一連站了兩個多時辰愣是沒有一個喊累的。

但還沒完,官府發老婆哪可能這麼容易。等那八百女子洗完澡,洪烈又領著她們去飯堂用飯。

在王垕的設想中,吃大鍋飯只是暫時的,一旦所有府兵制都走上正軌總歸還是要生活自理。不過飯堂暫時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至少今年不會改變。在這個年代大鍋飯總歸是比小鍋小灶要好做,而且更省時間,還能讓人吃得飽。

為迎接老婆,前幾日八百標兵在工作之餘像瘋了一樣的打獵捕魚,周圍山上野生動物可算倒了黴,短短几天八百標兵就獵到百十隻野兔、十幾只鹿、七匹狼、四條花蛇、三頭野豬、一頭棕熊和幾百斤大魚,以至於王垕都懷疑周邊的野生環境遭到了不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有了這些野味,飯堂的七八個伙伕可謂大顯身手,做了十幾道大菜,幾乎全是肉食,王垕看了都咽口水那種。

但由於糧食不多,要保證八百標兵工作時能吃飽,主食方面伙伕只為這些女子燒了幾鍋黏粥。

即便如此,這也是這些女子最近幾年吃的最好的一頓飯,有些女子吃著吃著就哭了出來。

王垕也趁機偷偷流進飯堂。不要誤會,他不是去偷吃的。他是想趁這些女子放下戒備的時候問一些問題。

“這位大姐,你是哪裡人?”

王垕拉著洪烈好增加自己的親和感,現在整個飯堂除了那幾名伙伕,就只有他和洪烈兩個男子,八百標兵雖然眼饞,但卻嚴守命令只在飯堂幾十步外守候。

可能王垕的衣物特別乾淨,那些伙伕對他也十分客氣,被提問的女子不敢回話,連連向後躲避。

這還怎麼問?

王垕衝著洪烈一努嘴。

洪烈心領神會,拉住一個年輕的女子道:“姐姐,姐姐,你們是從哪裡來的啊?”

這女子也同樣害怕,但見洪烈只是個小娃娃,王垕站的又遠,就低著頭回答道:“我們大部分是從青州來的,有些是京兆那邊逃過來的姐妹,還有一小群不知道來歷。”

洪烈跑回王垕身邊,將女子的話重複了一遍。

王垕又讓他回去多問幾個人,再問一問她們的年紀,之前有沒有婚配,有沒有生過孩子,有沒有家人。

洪烈問了不到一百人,王垕將這些女子的情況一一記在心中,最終得出了大概的一些結論。

這些女子平均不到21歲,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州人,隨屯田兵進入司隸,三分之一不到是司隸和雍州人。還有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團體,她們衣衫更加破舊一些。洪烈反覆詢問才知道她們竟然是幷州南部匈奴的逃奴。

另外這八百女子絕大部分都沒有婚配過,但有一半生過孩子,只是孩子大多沒有活下來。而且這些女子幾乎都沒有親人或者不知道親人是否還活著了。

王垕只能又嘆了一聲百姓真苦便打算離去。

就在這時他聽人呼道:“大人,請留步。”

————

三國小知識:漢初時為恢復生產,朝廷要求各地政府為沒有婚配的男女進行配婚,並分配土地讓他們在婚後能夠生活。但隨著人口的增加,這種近乎福利的制度也就一點點取消了。所謂的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說的就是這種制度。比較有趣的一點,這個說法是戰國初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提出的,和儒家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