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向 第十三章 不養閒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垕一臉迷糊,這兩天他光處理後營事物,確實不知道俘虜那邊的情況。
要接受俘虜,還是要有武力保證,王垕按曹老闆的說辭先去找張遼。
前文說了,張遼目前是裨將軍的軍職,在曹操軍中也是有一號的人物,但見到王垕還是畢恭畢敬,完全不像之前王垕是個小糧官時的模樣。
王垕沒有倨傲,他知道張遼只是因他身上司空府掾屬的職務而對他恭敬。掾屬本身就代表了曹操權利的延伸,張遼敬的不是他,而是曹操。
事實上王垕對曾經在白狼山和逍遙津兩次爆豆的張遼好感十足,只是苦於和張遼還不算熟悉,不知該怎麼套近乎。
他心裡盤算著要不要提前找張遼要個簽名,表面上還是用公事公辦的口吻命令張遼配合自己整編俘虜。
張遼身高八尺,頂盔貫甲,濃眉重目,頜下有三縷長鬚,明明是一名猛將卻是一副儒雅模樣。對比之下,樂進身高不夠還滿臉傷疤,于禁的大方腦袋總是過於嚴肅且幾乎不會笑,徐晃則是大小眼還一隻手略長一隻手略短。五子良將中也就剛投降的張郃能在容貌上和張遼比一比。
當然了,曹操選才方式和袁紹不同,向來是能者上,劣者下,容貌什麼的並不重要。
不過王垕暗中覺得應該是曹操在創業階段沒得選,只能有誰用誰。君不見郭嘉郭圖兄弟倆,一個瘦的皮包骨還一副總睡不醒的模樣,另一個如果穿越現代都能直接去男一號,所以怪不得袁紹看重郭圖,疏遠郭嘉。
扯遠了,書歸正傳。
有了張遼的幫忙,王垕便將俘虜從監牢中放出,十個一組用繩子穿在腰上連為一體,每一名士兵看管一組俘虜,這樣只要五十名士兵就能彈壓500名俘虜,而實際上他們之前襲營總共也就俘虜了不到500人,大量袁軍不是戰死就是四散跑掉。
之前王垕已經將收攏的敗卒重新打散分配,雖然什伍之間可能還不熟悉,但也不耽誤幹活。
於是王垕讓一伍的後營士兵帶兩組俘虜幹活,算上張遼麾下的兩個戰兵,每27個人就成了一個工作小組。
二十五個工作小組各自安排下任務,將從袁軍官渡大營中收集的糧食、牲口、大車、營帳等輜重物打包裝船。富裕的少數後營士兵一部分全交給王延年來負責照料傷兵,另一部分作為伙頭兵集中起來負責做飯。不過兩三個時辰整個後營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數倍。
張遼看在眼中,面不改色,心中卻微微感到不可思議。他曾與陳宮、陳登等機智之人一同在呂布麾下效力,更見識過荀彧、郭嘉、陳群、荀攸等神級謀士的厲害,但能這麼短時間便將近千人的隊伍統籌分配,又遊刃有餘,一般人可做不到。
於是本來已經完成任務的張遼決定在多觀察一下王垕,看看他究竟是一個阿諛媚上的小人,還是真有大才。
王垕沒注意到張遼該走了,他正在為最後一個俘虜,也就是曹操口中的那個麻煩而感到頭疼。
這個麻煩正是沮授。
話說沮授也算是說道做到,當初詛咒自己沒法返回河北,結果還真被曹操給俘虜了。
但沮授對袁紹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在王垕原來位面,沮授就是拒不投降,最終才被曹操處死。而在這裡,曹操自己都是自身難保的狀態,沮授更加沒可能投降曹操。且這廝為了表示自己忠貞不二還在絕食,最近兩天一粒米都沒有吃過。
之前曹操和張郃來勸說過沮授,但都被沮授一一罵走。尤其是張郃,沮授幾乎是指著鼻子罵他背主小人,弄得曹操事後還得去安慰一下張郃,順道以此戰立功為由給了張郃一個偏將軍的頭銜。
這個…裨將軍張遼表示自己一點都不酸,校尉樂進則哭暈在了廁所。
王垕接近看押沮授的營帳,深吸了口氣,腦海中預演了一下待會見到沮授可能遇到的情況。
話說曹操為了勸降沮授真的是盡力了,沮授住的帳篷面積一般,但質量上比曹操的中軍大帳還好,至少沒有多少補丁。
王垕掀開帳門,準備低頭進入帳篷,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張遼竟一直在尾隨他。
王垕心道待會和沮授交流也需要一個保鏢,便衝著身後張遼點了點頭,示意他跟上。
兩人前後邁入營帳之中,王垕讓看官沮授的兵卒離開營帳。
沮授仰頭用鼻孔“看”向王垕,悶聲悶氣的道:“如果要勸降還是免了吧,有本事就殺了我。我只恨沒有相信郭公則之言,當初在官渡就應該剁了你。”
張遼好奇的看看王垕,似乎很想知道之前王垕到底幹了什麼。
王垕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那個…我不是來勸降的,也不是要殺你。”
沮授的鼻孔微微低了一分,似乎想要給視線留一點空間:“那你來這裡做什麼?”
王垕直接道:“曹公將俘虜都交給我處理,其他俘虜都分配好工作了。我軍不養閒人,沮先生要是想晚上還有飯吃最好也能幹點什麼。”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曹操曾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的職務專門負責挖掘墳墓獲得財務以充軍資,所以盜墓行業都以曹操為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