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1936年英國人才建造起第一個雷達站,現在他們顯然沒有考慮將雷達裝上軍艦的問題。

這個時代的軍艦偵查手段還和風帆時代沒有任何區別,全靠瞭望手在桅杆上拿望遠鏡人肉搜尋。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會把自己的戰列艦造成那樣一幅違章建築的樣子,他們為的就是能夠儘可能的加高艦橋,讓瞭望手能夠取得更高的視野優勢。

雷達校射這種在後世已經司空見慣的技術,在這個時代還是根本沒人去想的東西。

日本人建造的世界最大戰列艦大和,雖然安裝了雷達,但它的主要觀瞄裝置依舊是那個巨大的十五米光學測距儀,世界上最大的炮隊鏡。

然而對於陳墨而言,軍艦上沒有雷達,全靠水手肉偵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軍艦的設計上,陳墨和朴茨茅斯造船廠的設計師有著極大地分歧。

不過這個問題並不怎麼嚴重,無非是修改設計圖的事情,這一點對於朴茨茅斯造船廠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在動身前往朴茨茅斯之前,陳墨還和英國現任首相斯坦利·鮑德溫有過一次秘密會談。

雙方所討論的話題,自然是現如今的歐洲局勢。

對於德國可能發動戰爭這件事,英國顯然早有預料,法國人同樣也早有準備,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去修馬奇諾防線。

在陳墨和鮑德溫首相會談之前,英法兩國對這個問題其實也進行過探討和磋商,雙方也在考慮對德國進行一些政策上的解綁,讓德國能夠恢復一些元氣,而不至於做出再一次發動大戰這樣不理智的事情。

只是法國人同樣在戰爭中損失慘重,他們並不想就這麼放過德國人。

英國一直以來所遵循的是大陸均衡政策,歐洲大陸不能有任何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可以威脅到英國的霸權。

所以他們既不希望法國太強大,同樣也不喜歡德國人再次崛起,對英國人而言最好的結局就是德法兩敗俱傷。

因此解綁德國在英國人看來是可以允許的事情,尤其是在德國的東面是紅色的蘇聯,英國人可是打著讓德國人去抵擋蘇聯的主意的。

對於英國人的這些盤算,陳墨並沒有什麼意見,他唯一對鮑德溫首相提出的建議是英國向比利時施壓,讓法國人把阿登山脈那一段也用碉堡和防線堵上。

“首相先生,我希望您能明白,如果德國人進攻比利時,法國人花費了大量金錢和資源修建的防線就將是一個擺設,會被德國人完美的繞過。”陳墨拿出了一張地圖擺在了鮑德溫首相的面前,指著地圖上的比利時說道:“阿登山脈雖然地形崎嶇,森林密佈,但這並不能完全阻擋德國人,如果他們真的從這裡進攻,法國人的戰鬥意志將會因為馬奇諾防線被繞過而迅速崩潰。

所以如果英國希望法國還能像一戰時那樣在戰爭中發揮足夠的作用,那最好幫法國人把這最後一個缺口補上,不然的話我擔心法國人連兩個月都堅持不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