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然出現的座標(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應對即將爆發的二戰,陳墨做了大量的準備。
之前在美國訂購的大量軍需,也正是為了這場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做準備。
託了他付出的大筆美鈔的福,美國方面的工廠完成這些訂單的速度很快,並且很快便開始了交貨。
而且美國方面按照陳墨的要求,還專門生產了用於運輸的萬噸輪,這些輪船在運載著大量物資抵達埃及之後,並不會返回美國,而是直接交付給埃及,成為埃及的海上運力。
靠著這樣的方式,埃及的海上運輸力量和軍事物資儲備,都在飛速的上升。
另一方面,來自美國的各種經過了初加工的坦克零件也迅速的被組裝成了成品,讓陳墨的擴軍計劃有著足夠的武器裝備支援。
在衣索比亞戰爭結束之後,兩個裝甲集團軍被陳墨撤了回來,並且再次進行了擴編和重組。
現在埃及全部的軍隊被重新編組成了五個集團軍,人數擴充到了六十萬人,其中三個裝甲集團軍各有十萬人,而兩個步兵集團軍則各有十五萬人。
經過了戰爭鍛鍊的軍官和下級士官被平均分配到了各個部隊,在戰爭中表現優異計程車兵和軍官也都得到了提拔,即便陳墨沒有再向軍隊補充克隆人軍官,仍舊有足夠的軍官支撐起整個軍隊。
當然,新晉提拔的軍官都被送去了陳墨新設立的軍校接受短期速成班的培訓,基層的下級士官同樣也都接受了部隊的統一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避免發生擴軍之後戰鬥力下降的情況。
靠著來自“生化”世界的克隆人軍官團,這些事情推進的很順利,五個集團軍的擴編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部隊的戰鬥力雖然因為大量新兵的補充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完成了整訓之後,便都恢復了應有的作戰水平。
在大力加強陸軍建設的同時,陳墨也並沒有忽略海空力量的建設。
海軍的兩艘航母按照計劃編組成了兩個航母戰鬥群,雖然目前只有英國人提供的一個戰鬥群的伴隨艦隊,但在埃及現有的軍艦協助下,還是能夠維持兩個不完整戰鬥群的配置的。
只不過這樣做會導致兩個航母戰鬥群戰鬥力不完整,以及在戰鬥力上的下降。
好在對於目前的埃及來說,即便是兩個不完整的航母戰鬥群,也仍舊夠用了。
畢竟這個時代的航母還只能起降老式的螺旋槳飛機,所謂的航母戰鬥群也沒有導彈驅逐艦,只能靠傳統的火炮來戰鬥。
在己方有航母參與戰鬥的情況下,這兩個航母戰鬥群的作戰效能還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水面艦艇,陳墨也還向法國訂購了一批潛艇,以充實海軍的作戰部隊。
提到潛艇,可能很多人聯想到的都是前蘇聯的颱風,或者二戰時期德國的“狼群”,但說道潛艇技術本身,法國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
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研發和建造潛艇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建造機械動力潛艇的國家,更是第一個將柴油機和電動機的組合應用到潛艇上的國家。
可以說法國人在潛艇技術上一直是處於領先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