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分勝負(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就顯現出德軍的一些缺憾來了,雖然自一戰以後,德國在有限的陸軍規模下透過退役基層士兵,保留技術骨幹的方式培養了大量的基層軍官和合格的預備役士兵,但在陸軍規模上來說,依舊要差英法兩國不少。
如果閃電戰這種利用戰術差距打不對稱戰爭還好,只要贏的夠快就不用擔心兵力不足。
但如果戰事陷入膠著,戰局又像一戰那樣打成血肉磨盤, 德國後勁不足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畢竟在上次大戰中,法國人打光了整整一代人從而導致了國內極度厭戰,德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尤其是德國還是兩線作戰,士兵陣亡數也沒有比法國好到哪裡去。
法國和法國殖民地一共陣亡了超過一百三十萬人,德國則是一百七十多萬,兩國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說靠著更先進的技術裝備、更優秀計程車兵素質,德國人在開戰之初打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開局,但他們的攻勢一旦被擋住,雙方在武器裝備和戰術戰略上的差距被迅速縮小之後,德國人就很難佔到優勢了。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巴巴羅薩計劃當中,德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了莫斯科郊外,卻仍舊被蘇聯人擋住並且反攻了回來。
儘管眼下德軍還沒有到巴巴羅薩計劃時那樣的後勁不足,但他們的部隊數量少於英法聯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最終,英法聯軍靠著幾乎是德軍兩倍的兵力投入將被包圍的英國裝甲師解救了出來,並且攻破了德軍的防線,算是達成了戰略目的,贏得了這場戰役。
但是德國人也同時給了英法聯軍造成了相當慘烈的傷亡,陣亡計程車兵人數幾乎是德軍的一倍還多。
而且大量的技術裝備損失也讓英法聯軍的戰鬥力進一步下降,他們恐怕在短期之內都無力發動這種規模的進攻了。
可以說,這一戰德國人雖然輸了,但英法聯軍也撐死是個慘勝,雙方誰也沒有佔到優勢。
德軍速勝的計劃被打破,英法聯軍也沒有破局,戰事再度陷入了膠著。
不過英國人在這場戰爭中到是有一點收穫還算不錯,那就是他們驗證了自己的新式坦克在戰場上的發揮。
這種依託從埃及獲得的技術製造的新式坦克在戰場上的表現讓所有的英軍將領都感到滿意,甚至就連法國人也極為眼熱,想要獲得這種坦克的技術。
也正因為如此,英國人也起了動員埃及參戰的心思,想要讓埃及軍隊也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
只是埃及方面此時卻已經攻入了義大利,完成了初步的登陸作戰,並且已經拿下了西西里島,正向著義大利的本土推進。
因此埃及方面婉拒了英國要其加入歐洲主戰場的要求,只是表示將會在攻下義大利之後,會北上增援法國。
面對埃及方面的這個回答,英法聯軍到是沒有覺得有多失望,至少埃及的軍隊牽扯住了義大利,讓德國少了一個幫手,也算是對這場戰爭做出了貢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