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寧安顯然是一個有決斷的將軍,得到陳墨的提點想到了用航空兵進行空襲之後,他立刻就調整了艦隊的作戰方案。

此時的地中海艦隊主要包含有以厭戰號為首的三艘戰列艦與光輝號航空母艦,以及其他水面艦艇,而這也是坎寧安敢於和義大利海軍打正面艦隊決戰的底氣。

不過現在,坎寧安既然決定採用空襲的手段來打擊義大利海軍,自然就不會再採用艦隊決戰的部署方式。

他將光輝號和埃及的航母編隊編組在一起,組成雙航母編隊作為這次空襲的主力,而厭戰號等三艘戰列艦則和地中海艦隊的其他艦船一起作為佯動艦隊,吸引義大利艦隊的注意,為空襲艦隊提供掩護。

對於坎寧安制定的作戰計劃,陳墨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他並不是一個喜歡指手畫腳的人,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在海戰領域,顯然坎寧安這樣的將軍才是專業人士。

所以陳墨將這場戰役的指揮權完全交給了坎寧安,讓埃及海軍聽命於坎寧安的調配。

雖然說從運用航母的角度來看,埃及海軍的軍官和士兵素質因為克隆人的使用而要高於英國海軍,但他們畢竟只是克隆人,所有的軍事技能皆來自於記憶灌輸。

儘管他們掌握著更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但在科技沒有產生代差之前,像坎寧安這樣的“名將”,能夠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大於一群克隆人軍官。

所以陳墨並沒有去爭取聯合艦隊的指揮權,而是任由坎寧安去發揮,不對他進行任何限制。

唯一的保障也只不過是將久未動用的血帆號交給了諾林頓,讓他駕駛血帆號跟在埃及海軍的艦隊後面,作為一道保險罷了。

畢竟英國人在不做人這方面一向是屬實不做人的,萬一英國人又發揮祖傳技能坑隊友的話,那陳墨也只好讓古希臘的九頭蛇海德拉再現人間了。

海戰的事情好解決,但帝國內部的一些問題就沒那麼好解決了。

上次戰錘世界的遭遇,讓龍帝顯然對探索多元宇宙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畢竟探索多元宇宙結果一腳踩進戰錘世界這個爛泥潭,基本上就相當於摸田螺摸到史前巨鱷的程度,不是誰都能一下子接受這種事情的。

尤其是在戰錘世界,見識到了太空死靈和方舟靈族之間那席捲整個星球乃至是整個星系的戰爭,著實讓龍帝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

這並非是實力上的不濟,在太空死靈和方舟靈族的戰鬥中,他也參與到了其中,與靈族先知的交手幾乎呈現碾壓的態勢,足以證明他個人實力的強大。

但他的軍隊就非常不濟了,在這樣的太空戰役中,區區一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根本連成為炮灰的資格都沒有。

事實上如果不是太空死靈提供的保護,龍帝手下軍隊所建立的那個要塞,連戰爭的餘波都扛不住。

這一點對龍帝的打擊相當巨大,畢竟他是一位君王而不是一個武夫。

龍帝所追求的是重建自己的國度,而並非個人武力的強大,他個人的武力再強,他的國度卻如同沙灘上的城堡一拍就碎那對他而言便毫無意義。

於是在從戰錘世界歸來之後,龍帝便陷入了抑鬱之中。

像他這樣的君王當然不會自我懷疑,但對自身所面對的局面束手無策,卻讓龍帝無比的憤怒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