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各方動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宣佈了考試規則,這些教授和老師們也沒有再拘著這十一個參加畢業考核的學生,給予了他們可以自由進出校園的許可權。
而這些學生也沒有辜負學院給出的優待,除了喬治·布萊克只是回家見自己的母親和親戚之外,其他人都趕忙聯絡了各自背後的勢力,要求提供支援。
頓時,整個開羅就像是一瓢滾水倒入了油鍋,一下子就雞飛狗跳了起來。
沿著尼羅河逆流而上,尋找一個叫做阿姆謝的地方,這個考核的內容雖然不難,但也無疑是需要這些學生全力以赴,甚至藉助背後勢力的幫助才能夠做到的。
別的不說,光是確認阿姆謝到底在哪,就讓各方勢力著實撓頭了。
雖然各國多多少少都聽過關於阿姆謝的傳說,但幾千年前古埃及時代的傳說之地,可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
這方面英國人倒是有一定的優勢,畢竟當年陳墨去阿姆謝綠洲的時候,是藉助了英國人的勢力的,因此英國人知道阿姆謝綠洲在如今已經把名字改回下埃及的蘇丹境內。
但當年他們並沒有進入阿姆謝綠洲,因此也不確定具體的位置,只能是給參加畢業考核的學員安排了一艘船,好讓他們能夠快速的逆流而上。
英國人在埃及因為兩國軍事同盟的關係,是可以調動軍隊和艦艇的,所以他們直接派了一艘內河炮艇,並且在船上塞上了足夠的軍隊,以幫助本國學生透過考核。
英國人有船,德國人則掏出了飛艇。
彼時正是德國人的齊柏林飛艇大行其道的時候,齊柏林伯爵號和興登堡號可是現在德國的明星,德國人在這種硬式飛艇上投入了不少資源,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果。
一艘小型飛艇被德國駐開羅大使館借給了參加畢業考核的德國學生,與他一同的還有一隊經過了法術改造的不死衛隊。
法國方面沒有英國和德國的家底,而且因為蘇伊士運河股權的事情和埃及政府一直鬧得不太愉快,但法國人還是有著他們自己的方法。
法國大使館特批了一筆經費,並且派人僱了一批人手和一個自稱知道阿姆謝在哪的嚮導,然後打算坐火車去阿姆謝。
這是當年陳墨走過的路線,如果一切順利倒是確實可以按時抵達阿姆謝。
美國人的做法和法國差不多,不差錢的美國人也採取了和法國相類似的撒幣路線,只不過他們撒的更多,直接包了一列專列。
而與他們相比,這些年來一直隱隱受到各國排斥的蘇聯方面則路子要野的多。
他們優秀的契卡雖然沒有未來的後輩克格勃那麼厲害,但在情報工作上依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靠著請報上的收穫,他們查到了陳墨曾經去過阿姆謝,並且找到了幾名已經退役的當年和陳墨一起去阿姆謝計程車兵。
而在確定了阿姆謝的所在之後,蘇聯人則直接由他們的大使出面,找上了埃及的外交部,希望借用埃及軍方的力量,把蘇聯的學生直接送到阿姆謝。
不得不說,蘇聯人的這一招著實有些野,很是驚呆了其他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