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聯合攻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透過對監控錄影的分析,fbi的特工們很快鎖定了一家廢棄的工廠。
在他們查到的監控錄影中,被標註的可疑目標在最後被拍到的行動軌跡就是進入了這間廢棄的工廠。
fbi的人在花費了一些時間進行了偵查和確認,確定工廠內有大量人員藏匿,同時又沒有檢查到生命訊號之後,便向快速反應部隊發出了要求他們出動的求援訊號。
接到fbi的求援,快速反應部隊也沒耽擱,迅速的抵達了工廠的周邊,悄無聲息的進行了滲透,將整個工廠包圍了起來。
因為上一次的國會大廈慘案,美國政府這段時間著實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雖然靠著最後快速反應部隊將終結者擊殺,以及公開了政府早就在對抗和研究終結者的事情總算拉住了雪崩一樣的民調,但民眾依舊非常不信任政府和總統。
社會情緒現在變得非常混亂,各種遊行示威輪番上演,儘管警察和國民警衛隊都出動維持治安,但效果卻是寥寥。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迫切的需要一次勝利,哪怕只是宣傳出來的勝利來安定社會情緒和民心,讓國家穩定下來。
而在這時fbi卻摸到了終結者的尾巴,這無疑讓美國政府大喜過望。
他們將這次行動視為了扭轉當前局勢的關鍵。
不得不說,這種看法確實有一定道理,畢竟如果這個時候政府能夠做出一些成績,打出一場對終結者的勝利,配合宣傳輿論攻勢還是有希望穩定社會情緒,將局面拉回到掌控之中的。
說到底終結者的襲擊都是非常有目的性的,儘管會有無辜民眾被捲進去,但即便是國會大廈慘案那樣的事件,死亡人數也並不算特別多。
甚至可能還沒有紐約一個月街頭槍戰死的人多,就更不用說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死了都沒人知道的街頭流浪漢的數量了。
如果不是死的都是國會議員導致這件事影響巨大,美國政府可能早就把事情壓下來了。
這種時候,一場勝利對於美國政府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他們不僅讓快速反應部隊出動,更調集了紐約周邊的各種力量,能上的全都上了。
雖然考慮行動隱蔽性的問題,沒有出動坦克之類的重型裝甲部隊,但裝甲車、直升機還是大舉出動了不少,只不過考慮行動隱蔽性的關係,都潛藏在工廠周圍距離較遠的地方,並沒有第一時間投入戰場。
不過在進攻開始之後,他們將會在三分鐘之內快速突入,為進攻的先頭部隊提供支援。
而為了確保行動的成功率,空軍出動了數架戰鬥機在目標地區上空盤旋,以確保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或者引導從紐約附近河道上停泊的一艘海軍驅逐艦上發射的導彈。
是的,美國政府已經做了最壞打算,如果地面部隊的進攻和裝甲部隊入場都沒能解決問題,那麼空軍就會配合海軍,直接用導彈將整個工廠地區全部揚了。
這可是用來反艦的導彈,威力遠遠超過了陸軍所使用的絕大部分武器,幾乎可以說是除了戰術核彈之外,威力最大的武器了。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的決心以及對這次行動的成功的勢在必行。
fbi的特工們並不知道河道上停泊的驅逐艦已經準備好了巡航導彈,但即便是知道了,今天他們還是一樣要深入工廠,參與這次行動。
畢竟整個案件幾乎可以說是他們fbi發現的,是他們碗裡的肉,現在這種吃肉的時候,他們怎麼能夠缺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