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所乘坐的軍艦在離開了日本之後,按照原定計劃前往了中國,並最終停靠在了滬港。

中方當然同樣也擺出了相當高規格的接待,畢竟之前埃及提供過援助,兩國關係還算可以,加上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某位光頭校長的異時空同位體還親自到了上海和陳墨這位埃及國王取得了會晤,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希望改善兩國關係。

在會晤中,光頭校長還再次提出了希望透過埃及從英國購買軍艦的想法,並表示這次他們已經籌夠了購船所需的資金。

為了協調這件事,這位光頭校長派出了自己的機要秘書、外交部官員以及海軍部方面的人一起來見陳墨,再加上他本人的親自前來,不可謂不重視這件事。

對於他們的這項要求,陳墨倒是沒怎麼猶豫就答應下來。

畢竟埃及找英國買軍艦是有錢就行,以兩國現在的關係,只要陳墨能掏出錢來,胡德、喬五英國人也不是不賣的。

但是換了他們自己去找英國買軍艦的話,別說這個時候的中國擠不出那麼多錢來買軍艦,就算有錢,英國人也是多半不會賣的。

說起來這個時候的中國也是慘,海軍攏共加在一起才六條輕巡洋艦和四條驅逐艦,外加所謂的炮艦若干,運輸艦數條,甚至比不上聯合艦隊麾下任意一個分艦隊下轄的戰隊的數量。

加上軍艦老舊、缺乏維護和保養,此時的中國海軍著實沒有幾條能用的船。

再加上這一時期華盛頓條約簽訂,列強就不援助中國海軍建設達成協議,並締結了《禁止援助中國海軍協定》,中國海軍的建設遭到了進一步的巨大打擊。

可以說在這一時期,曾經亞洲第一的中國海軍已經星流雲散,舉步維艱。

雖然在1928年《禁止援助中國海軍協定》隨著中國名義上的統一被廢除,但是當時中國海軍分屬四個不同的派系,各自獨立,互不統屬,且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加上經費問題,導致中國海軍不僅沒有因為統一和限制解除迎來新的發展,反而越發舉步維艱。

在侵華戰爭爆發之前,當時的中國海軍僅有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三艘,以及根本算不上海軍艦艇的炮艦若干、運輸船數艘而已。

因此對於幫助中國增強海上軍事力量,陳墨是願意的,也是熱衷的。

之前雙方就已經談過一次這個問題,埃及方面一直都很樂意幫中國牽線搭橋,向英國人購買軍艦。

但是中國方面遲遲拿不出這筆錢來,事情也就一拖再拖。

這一次既然中國方面表示籌到了錢,陳墨自然願意幫忙再聯絡英國方面。

只是一艘軍艦並不便宜,以英國在工黨誤國之後所留存下來的最後一艘二戰軍艦貝爾法斯特號為例,這艘輕巡洋艦是愛丁堡級輕巡洋艦的二號艦,於1936年開始建造,1938年下水,排水量11,553噸,是英國在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的輕巡洋艦之一。

而它的造價是21.5萬英鎊,按照當時1英鎊兌換4美元,1美元兌換2.4銀元計算,差不多就是兩百萬銀元。

這樣一筆錢,在這個時代的中國是一筆不折不扣的鉅款了。

因而這件事也可以說是相當的事關重大,中國方面不得不腆著臉請陳墨出面,邀請英國駐上海公使,藉著他的面子和英國人商討這件事情。

靠著陳墨的出面,英國人還算是給面子,答應賣給中國軍艦,並提供必要的船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