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成本的考慮,通常情況下都是從本土徵招一些軍官或者少量精銳,派駐到殖民地之後,訓練當地土著來作為殖民地的主要軍事力量。

因此雖然承受著傷亡,但隸屬東印度公司計程車兵們並沒有受到重創,甚至可以說他們所承受的傷亡在這個時代僅僅只算輕微。

雖然靠小艇登陸效率很低,但在這個時代來說還算能夠接受,他們很快就在海灘上展開了三個線列步兵團,向著據點開始推進。

而在三個線列步兵團後方,小型的臼炮也已經就位,開始了裝填和發射。

這種最原始的迫擊炮雖然威力有限,但拿來提供活力之源,並用於拔除小型據點還是很好用的。

更大的大炮不是沒有,但顯然那種東西不是靠小艇可以輕易運輸和投入戰鬥的。

而且他們深厚就是裝備了幾十門大炮的艦隊,靠著艦隊的炮轟足以解決大部分問題了,儘管艦炮的延伸不足,只夠清理灘頭陣地,但這已經足夠。

三個線列步兵團推進的很快,在抵近了據點之後他們停下了腳步,在軍官的指揮下舉起了手中的燧發槍,並且開始裝填子彈。

這個時代紙質定裝彈藥已經普及,各國陸軍使用的都是用紙筒包在一起的定裝火藥和子彈。

因此裝填子彈比起過去來說要快很多,咬開紙殼子彈的一端,將火藥倒進槍膛,然後用通條將鉛彈和紙殼一起捅進槍膛,接著便可以扣動扳機了。

黑火藥燃燒產生的濃煙迅速的遮蔽了線列步兵們的視線,戰場上硝煙瀰漫,不少人都因為這嗆人的味道而動作變緩了幾分。

而這正是精銳老兵和普通雜牌軍的區別,如果在這裡的是正牌的龍蝦兵,他們是能夠無視這些射擊產生的硝煙,完成二次裝填,並繼續射擊的。

但這些才訓練了三個月不到的新兵顯然沒有這麼訓練有素。

不過倒也沒有太大影響,吃了兩輪排槍之後,據點內已經沒有多少敢冒頭的人了。

而且三個步兵團交替掩護推進,其中一個步兵團已經進入了衝鋒距離,開始上刺刀了。

插上了刺刀的步槍舉起,便如同冷兵器時代最著名的長矛陣一樣,一眼看去都是雪白的刺刀,宛如一隻鋼鐵刺蝟。

而當他們發起衝鋒的時候,如同雪浪一般的刺刀陣便會真的如同海浪一般拍擊上去,或是將敵人如同沙堡一般拍碎,又或者如同浪花擊打在礁石上一樣摔個粉碎。

戰爭就是如此的殘酷,好在這一次這些新兵所需要面對的敵人並不怎麼強,是他們拍碎了敵人,而不是敵人把他們擊碎。

“看起來小夥子們做的不錯。”海面上的軍艦上,一名東印度公司的軍官正舉著望遠鏡看著那些步兵衝進了西班牙人的據點,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而像這樣的戰鬥,此刻正發生在加勒比海上的每一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