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沈大河夫妻自然是不會提開鋪子的事。

但是他們確實心動了,一想到能有朝一日自家開個鋪子,不用每日在外面風吹日曬的,李氏想想心裡都美的很。

那怕小孫氏說什麼二嫂今日可撿著了,來就吃現成的這種話,李氏也就只當沒聽著而已。

吃了飯,江氏給三個兒子家都撿了些粽子和鹹鴨蛋,老二家的上回拿了五兩銀子過來,說是孝敬給老兩口過節的,江氏推脫不過就接了。

然後江氏就多買了些糯米,又去河邊打了粽葉,包了些粽子還有醃的鹹鴨蛋。提前已經讓沈清寧拿了一籃子回去了。

李氏太忙了,省的她再去包了。

今兒把剩下的都包上了,一個兒子又都分了些。

沈清寧最喜歡江氏醃的鹹鴨蛋,不像別家醃的齁鹹,江氏的鴨蛋煮熟切開還能流出油來,早上一碗白粥配個鹹鴨蛋,美得很!

等大房和三房都各自回了家,李氏就將鋪子的事說給老兩口聽。

這是大事,能找人商量商量是最好的。

老沈頭知道老二家賺銀子了,可是也沒想著能這樣闊氣了,現在想買的可是幾百兩一間的鋪面!

“老二,你這是把全部家當都投到鋪子裡去?你這個買地能買幾十畝咧,我覺著還是買地穩妥些。”

江氏倒是問了鋪子的大小,“前些日子觀兒還跟我說起過這事,他和他娘在縣城賣過一整天,生意也有的做,就是累些。”

李氏點頭,“是咧,平日都是三四桶米粉,那日帶出六桶賣了五桶多。雖不如早上生意好,我估摸著是許多人也不知道。

只是那家鋪子太大了些,原本想著一個有那一半大小就成了。這一下四百兩銀子,我們這心裡也慌著咧。”

江氏倒是想的明白,“你這四百倆是買著鋪子的銀子,就算這買賣不好做,你那鋪子或租或賣,總不至於賠進去。”

沈大河接了一句,“娘,原本那鋪子週記接手的時候也是那牙儈經手的,當時買著是四百三十兩,如今他家做不下去,才想賤賣了去別處做買賣咧。”

“老二你是擔心做不下去,那鋪子到時又賣不出四百倆?”

“是咧。”

李氏也是擔心這個,“那鋪子裡的東西已經被那週記賣掉了,如今就是個空的,若是我們買了,還要置辦好些東西。”

江氏說道,“這做開鋪子做買賣自然是有賺有賠的,不過你如今這擺攤的生意確實不錯,我覺著可以試試。”

李氏笑道,“聽娘一說不知怎的就多了些底氣。”

老沈頭還是覺得買地好,“買地不是更有底氣?”

江氏瞪他,“買了地,老二自己又種不了,佃給別人又能有多少收成?”

老沈頭不說話了。

沈大河補了一句,“爹,等鋪子定了,以後再賺著銀子家裡還是會買地的咧。”

老沈頭這才滿意了,“沒什麼比地裡收了糧食讓人安心咧,我聽我爺說過,那年輕時打仗打到我們這裡,那時候家裡就是有銀子也難買著吃的。”

沈清寧兄妹三人在房門口聽的親親楚楚,清秀拉了哥哥和妹妹,“爹孃要出來咧。”

三人忙跑到院子大門口處。

“哥,原來我們這裡還打過仗?”

沈觀想了想,“好像以前聽先生講過,不過都是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好像是哪個王爺造反,反正就是皇帝的兒子們之間打起來了。”

清秀還在想開鋪子的事,“哥,我們家真要開鋪子了?”

“估摸著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