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算算有些不對,“再起幾排灶腐竹那不是多了?”

沈觀搖頭,“這腐竹好存放,多做些倒是沒事。”

沈清寧附和,“哥說的對,我們要提前備好貨,下次就不至於有人要貨我們拿不出來了。”

沈大河拿著沈觀寫的那張紙發愣,“聽你們說的這銀子怎麼就這麼好賺了?”

“爹,若是這幾排灶從早燒到晚,再多請幾個人,一天幾百斤腐竹是做的出來的。”

如今這鍋燒起來其實也就半天的時間在起腐竹皮,若是多請幾個人從早燒到晚,那數量就足夠多了。

沈觀同意沈清寧的看法,“我們先把這作坊蓋起來,好在作坊的院子足夠大,只要再起灶就行了,花出去的銀子很快就能賺回來。

若是用不著那麼多,那就先有兩排灶蓋好不用,總比別人上門訂貨,我們拿不出貨要好。”

李氏摸著錢匣子,“如今也只有兩人要販咱家的貨,這起的灶是不是太多了?萬一別的地方賣了幾回就自己做了,我們那不是白費這老些銀子?

這東西也是從別的地方傳過來的,怎麼的省府就沒人吃過?”

沈清寧不自在的搓手指,“這東西在別人家鄉是個小吃食,大約沒什麼人賣,也沒我們做出的菜好吃,所以沒傳開,就是到了我們家手上才傳開的。”

李氏總覺得這個說法有點不太靠譜,可是卻找不出話來反駁,不然呢?這東西難不成還是清寧自己想出來的?

一直沒說話的沈大河輕拍桌面,“就聽觀兒和清寧的,多建幾排灶。沒有到手的銀子不賺的道理。這蓋廚房起灶也花不了大錢,烘乾房院子和傢伙什這些都是現成的。”

“爹,若是想做夠量,你這一頭騾子一臺磨可不夠,那些傢伙什也要再做好些。”

“行,那爹明天就去訂這些,只是目前最要緊的是把那餘掌櫃妻弟那兩百斤給趕出來。”

李氏一拍大腿,“就是,說半天這正事都沒做,我先去泡豆子。”

“觀兒你把要買的什麼東西都寫下來,等趕完這幾百斤貨,我們就照這單給買齊了,那些要等日子才能拿到的,清寧明天拿著單子先去訂。”

“好。”

沈大河說完就從錢匣子裡拿出銀子就出門了,餘掌櫃的貨還能等兩天,可是作坊裡每日除了各個鋪子裡訂好的,想再多出二百斤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走不開,所以買騾子這事又不能急,只能請老沈頭幫忙去挑,他眼力好,挑牲口就沒有差的。

第二日,李氏捨不得擺米粉攤子的那些銀錢,帶著沈清寧繼續擺早上的攤。

其他人就開始在作坊裡從早忙到晚,李蘭芳知道沈家要趕活,每每忙完家裡的活就提前過來幫忙。

清秀不放心她把李小弟一人丟在家和那個酒鬼爹在一起,直接讓沈徵把人帶回來跟著他同吃同玩!

------題外話------

前期價格好像有一點點不合理,不改了,就按批發價16文算了。前期只能算小富,不會有什麼天降橫財的事發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