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也不樂意請沈大江過來吃飯,雖說這次主次請里正,沈大江只是來坐陪的。

李氏無奈道,“那回你爺奶不是過來吃餃子嗎?”

沈清寧有點意外,“爺奶平時不是不管事嗎?”

江氏和老沈頭平時把那句不聾不啞不做家翁這句話貫徹到底,一般三兄弟家有什麼矛盾老兩口也是不插嘴的。

李氏嘆氣,“真要是兄弟之間結了仇了不來往了,老兩口怎麼能不管。”

母女倆一時只得沉默,換了誰做父母都不可能不管。

快到晚飯的點,老沈頭和李大江就過來了。

李氏熱情的上前打招呼,“爹來了,大哥。都說了讓娘也一起過來。”

老沈頭笑著說,“你娘中午燒了菜了,她要自己在家吃,就不過來了。”

李氏喊沈清寧再去叫,被老沈頭阻止了,她只好做罷。

沈大江除了最初進來時,對李氏點點頭,就坐在堂屋裡沒說話在,沈清寧給他端茶,他也就淡淡回了聲恩。

看得老沈頭直皺眉,只是孫女還在屋裡,他不好開口。

沈清寧很佩服李氏這一點,明明心裡不喜歡沈大江,但是從來不在兩位老人面前表現出來。她不怕沈大江難堪,但是不忍兩位老人難堪,有什麼不滿都藏心裡了。

等她放下茶又給拿了盤炒花生進來,老沈頭讓她不用招呼自己,等她出了堂屋,就隱約聽見阿爺在說沈大江。

“在你兄弟屋裡,你少擺點架子,說你多少回了~”

她懶得偷聽進了廚房幫忙。

這裡她家第一次請里正吃飯,要說里正其實都不能算個官,他家同樣也要種地的。不過家裡日子好過些,地都是自家的,還能識文斷字看明白公文。

管著村裡的大大小小的事,誰家蓋房子買地之類的都要由他帶著去縣衙。

沈清寧家遲早還要買地的,沈大河想著先把關係處到位了,以後也好辦事。

晚上的菜準備的很豐盛。

李氏宰了只雞做了道拿手的紅燒雞肉,加了自制的辣醬,滿院子都飄著香!

還有芋頭扣肉,糖醋魚,紅燒肉幾個葷菜又配了幾個小炒,炸了花生米,拌了個涼拌腐竹。

一鍋蓮藕骨排骨湯,從中午就開始用小火在爐子上煨著了,此時已經煨到肉爛藕粉。

沈大河此時已經拉幾車料回來了,一身的灰。

進了堂屋和父兄打了招呼就回屋換衣裳,沈大江只聽那一句拉料,等他問了老沈頭才知道老二家又要蓋院子!

“老二這也太蹦躂了,這院子才建了幾天又開始蓋作坊?這讓村裡人怎麼看他,是打算在村裡首富還是怎麼的?”

老沈頭放下菸袋子,“能怎麼看他,這人用得著別人怎麼看,過好自己的日子比什麼都強。等會里正來了,你少說話多吃菜,別忘了今兒是大河請客,你是來坐陪的。”

“爹,你說什麼吶,我是那樣的人麼?”

老沈頭嘆氣,“老大,你家長富都快說媳婦了,好好把你家日子過起來吧,少管你兄弟家的事。”

大兒子也是四十歲的人了,老沈頭真是不願意再說他,可他這性子也不知像了誰。

沈家的三個兒子都是認的字的,沈大江年輕時在縣城跟人做過幾年的活計,後來不知怎麼得罪了掌櫃,死活不肯再做了。

說是回來種地,地卻種的不成個樣子,還死講究臉面,在兩個兄弟面前也喜歡擺老大的譜。

這時里正也來了,李氏立刻張羅著開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