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月苦笑一聲,此仍有口難辯。既是如此,張望月也不多解釋。便想就此離去。

卻聽白眉開口說:“你一來,長青師兄就遭人殺害。如此,又與黑衣人於這偏僻之地相聚。得給白雲寺一個說法。”

張望月說:“你們的意思是說我是兇手了?”

白眉說:“在沒找到兇手之前,還請張施主配合我們。隨我們回寺裡。”他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讓人無法拒絕。

張望月撿起地上斷刀,便跟著他們回去了。是回到住處,門口卻多出兩僧人。他們不離不動。

是把張望月當成犯人來待。

於此,既明。一來長青主持之死,衝張望月而來。長青雖是受害者,但後事之影響,最難受的還是張望月。二來黑衣人出現,不會巧合。他的出現,雖讓事情變得複雜。但明顯是把張望月往火裡推了一把。

得出結論,兇手真實目的。想借刀殺人。

借的何人刀?自然是白雲寺。殺何人?當是張望月。

唯那黑衣人,既處於事件當中,又處於事件之外。想找到兇手,還須接近黑衣人。

張望月此下被關了起來,失去自由之身。他須得想辦法離開。兇手布好了局,他若不反擊。最終兇手身份,必然指向張望月。

兇手是誰?

真正目標,難道真的是張望月?

張望月想到了小和尚,當下便以心情煩躁為由。於兩名僧人陪同之下,前往梧桐樹下。

來到此地,果見小和尚拉弓。小虎躥出,小和尚摸它頭。

他見到張望月,便站起。

張望月說:“那一拳,你未用全力。”

小虎跑到張望月腳下。

接著小和尚說:“師父不讓,說是會打死人。”

張望月說:“此弓何物?”

如此問,便是瞧得那弓不一般。普通之弓,又怎能經得住小和尚去拉。

小和尚說:“它名為大佛弓。與大佛刀一起打造,是無量師爺所尋。”

他說著長嘆一聲,情緒竟是瞬間低落。張望月也不明其由,更不知如何開口。當下沉默著。小和尚忽然抬起手,撫摸著大佛弓。接著,他揚臂一拉,只聽咔一聲。大佛弓竟是變成兩半,正如萬縷刀一樣。

如此寶物,斷了就是沒了。張望月心裡一緊,小和尚會傷心死吧。

便想著上前安慰,卻看小和尚把弓丟到地上。

小和尚說:“師父說了,我拉弓練得已經可以了。”

他既是這麼說,是也不再拉弓。可也沒必要把弓給毀了。

張望月雖不明,但物仍身外之物,離去了就是離去了。

一個人所做的事情,一定是他能夠承受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