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應天實在太熱,秦朗想著西山工地上的鄉親們,不由得吩咐李子通準備了一些解暑的藥物,趕緊給李虎他們送去,要知道這年頭中暑也是會要人命的。

“少爺,夫人來信了!”夏荷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咧著笑說道。

“老孃最近時間很多啊!三天兩頭的就給我來信。”

“夏荷,你念給我聽吧!”秦朗說道。

夏荷聞言,乖巧的抽出信來,嘴裡念道,

“小子,娘又想你了,你有沒有想娘啊!唉,最近你爹頭髮又白了不少,陳家莊此時已是人滿為患,都快養不下去了,你爹又犟得很,不肯跟你說。”

“江淮府各縣的流民日益增多,你父親又不肯上書朝廷,只是一味的收留那些個流民,你爹還不准我和你說,可眼看著陳家莊也撐不了多久了呀。”

“孃親就偷偷的給你寫信,望你能夠採購一批糧食,然後運回陳家莊,以解燃眉之急!”

“少爺,信就寫到這了,看來國公爺和夫人遇到難事了,你說怎麼辦呀?”夏荷唸完書信後,愁著臉說道。

“怎會如此?看來江淮要多事了!”秦朗心裡有一種很莫名的預感,太祖爺要對淮西故將故吏動手了,這就是一個契機。

“夏荷,你先幫我送一封回信,走盡歡樓的通訊渠道,然後吩咐楊掌櫃,把應天府最大的糧店裡,所有的糧食買下,最後統統打包發運淮西陳家莊!一樣走盡歡樓的運輸渠道。”秦朗嚴肅的說道。

夏荷見秦朗神色凝重,不由得也跟著緊張了起來,趕緊照辦去了。

“黃大人,這有一篇佳作啊!堪稱上乘!”

此刻的國子監的官衙裡,一眾翰林學士正忙著閱卷,此次恩科取士在很大意義上,就是為了下一朝儲備力量了,所以這一次的恩科取士尤其重要。

“哦!拿來我看看!”黃子澄聞言,趕忙接過來,好好的審讀了一番。

“不錯,不錯!這篇“微言大義”甚合我意啊!我認為足以列入三甲”黃子澄撫著小鬍鬚激動的說道。

“在下也認為此乃上乘佳作!”眾學士聞言紛紛附和道。

“只是不知寫此佳作的到底是何人啊?”黃子澄看著糊名的考卷,總感覺這字跡有些眼熟啊!可又一時想不起來。

“閱完卷後,太孫殿下會到場親自摘去糊名的,到時便能知曉是哪位大才了”同僚接著說道。

“那我們抓緊時間吧!”黃子澄興奮的說道。

此次乃是黃子澄自己第一次主持科舉,如果能發現如此大才,又和自己理念相近,那真是太難得了,不由得想“此人日後將會是我等秉政的左膀右臂啊”

時間轉眼過了一週,今日是除糊名日子,定三甲的日子。

“先生,考卷都閱完了嗎?”朱允文一大早便來到國子監並問道。

“回殿下,已審閱完畢!這是此次恩科我等挑出來的三甲考卷,還請殿下親自除去糊名。”黃子澄在一旁恭敬的說道。

朱允文聞言,拿過一份考卷,仔細的看了一下,接著便親自揭去了糊名。

“太原府李進”朱允文唱名道。

接著朱允文又拿了一份考卷,然後去了糊名。

“揚州府龔之斌”

連著揭了兩份糊名,朱允文拿過最後一份考卷,一眼便認出,這不是秦朗的字跡嗎!不會真是他的考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