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正茂時 第二百三十五章:舌戰群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龍椅旁邊的朱允炆早已皺緊了眉頭,這小子一回來就惹出這麼大的事來。
老朱看了看身旁的朱允炆,見其欲出言,不由得揮了揮手,示意其不要出言。
秦朗自是看到了神情焦急的允文啦,不由得心下感激。
“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快快都說了吧!說完好待死去。”朱元璋甩出一句話來。
“謝陛下,小子要說的是!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百姓,他們因為當地地少人多,大多生活艱難,出海打魚也是不得已之事,要是能吃飽飯,誰願意去那危險的大海冒險啊!”
“小子眼見沿海許多漁戶皆有一個規矩,那就是父子不能一同出海,兄弟有二人,也不能一同出海,這都是為了給家中留個後啊!”
“這幾年來,沿海各地倭寇橫行,漁民們的生計就更為艱難了!我看過好多漁民,一家人只能在海水退潮以後,拾點小魚小蝦用於度日,一家人皆瘦骨嶙峋啊。”
“就算如此,這些小魚蝦也常常因為漁民太多,因此好多人無法拾到,全家人只得喝海水,最後活活脫水而死。”
秦朗說得悲切,話語之中,彷彿讓眾人看到了一幅畫面,畫面裡眾多瘦骨嶙峋的百姓,他們為了一點點小魚蝦,開始你爭我搶。
秦朗的話語很有魅力,隻字不提海禁之事,只是一個勁的訴說沿海百姓之疾苦。秦朗說完之後,大殿之上,一時陷入了死寂一般的安靜。
老朱聽完秦朗一番話後,最是有觸動的,當年自己一家人不就是因為沒飯吃,才落得個逃的逃,死的死呀。
“陛下,秦朗乃是妄言!福建山多,百姓只要辛勞開荒,造田耕作,又豈會吃不飽飯,我看是當地的百姓不服王化,想要逃避朝廷賦稅,這才都往那無垠的大海里跑。”
耿景宗見眾人被秦朗帶偏,不由得趕緊出言說道。
“耿尚書怕是出自淮陰耿家吧!耿家世家大族也,怕是不曉得哪些地是可以種糧的,哪些地是隻能種樹的吧!”
秦朗見著耿景宗不依不饒,甚是討厭,不由得出言譏諷道。
“你…你…你說什麼!老朽飽讀聖賢書,忝為戶部尚書,我豈會不知生民之事!”耿景宗被氣得不輕,說話都不由得抖動了起來。
“耿尚書真要懂民事,就不會說出如此無稽之談了,福建多山,且多為紅土山,這種山種茶樹可以,種莊稼是萬萬不行的。”秦朗衝老耿嘿嘿笑了一句說道。
那耿景宗猶自不信,輕輕扭頭看向自己的戶部侍郎,那侍郎無奈點了點頭。
“百姓生計維艱,我等將百姓遷往內陸,找尋適宜其居住之地,這樣豈不是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問題。”耿景宗接著又轉而說道。
“陛下,如今沿海百姓生計維艱,時常有百姓逃離出海,臣下以為,是不是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問題,讓百姓們安居樂業,主動繳納賦稅,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禁海了。”秦朗已不想和耿景宗多做糾纏了,直接向老朱問道。
“海禁之策本就是為了解決沿海百姓生計與賦稅之問題,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嗎?”老朱亦是心動了。
朱元璋老狐狸一隻,他豈有不知遷民之事有多難,斷人生計是多大仇,本就已做好血腥鎮壓的準備了,要是這小子又更好的辦法,那豈不是大善。
秦朗等得就是這個時候!別人也許沒有辦法,那咱必須得有辦法啊!海洋就是無窮無盡的大寶藏。
“陛下,小子有辦法讓大明賦稅翻一番!只是這海禁之策,怕是推行不了了。”秦朗拿捏得恰到好處,剛好說到老朱心裡癢癢的地方,這賦稅翻一番,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