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通州城有令!”

帳下副將快步走進張玉帳中稟道。

“念!”張玉捂著頭疼不已的腦袋說道。

“張將軍,城中軍心不穩,望速歸!”副將唸完後,抬頭看著張玉。

“看來通州城裡也是謠言四起了!”張玉喃喃自語了一句。

“將軍,不妨先舍了小離亭渡口!先穩住通州城再說!”副將建言道。

“傳令,今夜子時全軍悄然過河!”張玉果決的說道。

“領命!”副將領命而去。

同樣的指令!於家莊的朱能也收到了通州朱高煦的傳信。

“命令全軍今夜悄悄過河,回通州!”朱能亦同樣下令道。

如此這般,一夜之間,通州南岸的燕軍,全部走的乾乾淨淨。

“他孃的!張玉這鳥人竟然跑了!”寧忠看著空無一人的營寨,不由得大怒道,自己憋著一肚子火呢!

“大人,張玉跑路,小離亭渡口兵不血刃就回到了咱的手上,這不是挺好嗎!”副將削博舔著臉說道。

“瞧你這點出息!去!稟報大帥,小離聽渡口已經拿下!張玉部已望風而逃!”寧忠挺著將軍肚說道。

肖博自然知道,自家將軍此時心裡恐怕正美著呢!“遵命!”肖博笑著應道。

“哈哈……張玉、朱能,也不過如此嘛!”李景隆來到通州南岸,見此情景,不由得大笑。

“大帥!不如打鐵趁熱!即刻發起渡河吧!”寧忠喜笑顏開道。

李堅眼見寧忠諂媚討好,簡直就是一風吹兩面倒的牆頭草。

李景隆見李堅默不作聲!不由得出言問道“李將軍,你以為如何啊?”

李堅聞言,不由回道“燕軍乃是從容撤退,想來是和最近風行天下的佈告有關吧!我等當吸取上次教訓,穩步推進的好!不如先派小股部隊,過河先去探探路!”

李景隆頷首,便按李堅所說,遣班彪率軍三千,先行過河紮營!

而通州城裡,朱高煦急得已經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城裡流言四起!軍心大亂。

“末將張玉見過二公子!”“朱能見過二公子!”

朱高煦看見張玉、朱能二人回來,這才彷彿有了主心骨!

“二位叔叔,你們可算回來了!通州城裡流言四起,軍心渙散啊!”朱高煦急赤白臉的說道。

張玉、朱能二人聞言,也是搖了搖頭!自己帳下同樣是流言四起啊!

朱高煦見二人皆是搖頭,不由得更是著急!“要是父王在就好了!”

“報!北平府快報!”

張玉聞言,走上前去,接過北平送來的奏報。

“哈哈……聖師不愧是聖師啊!二公子請看!”張玉看了看北平來的奏報,見裡頭竟是一份檄文!檄文裡怒斥朱允炆不尊祖訓,濫用奸人,更驚天的是,朱允炆得位不正,拒絕諸王回京奔喪,可見其心不安,王爺是奉旨靖難!順應天命。

“有此檄文在,有太祖爺遺訓在!這下可以挽回士氣了!”朱高煦亦激動不已。

“報!南軍渡河了!”

“看來李景隆是迫切需要表現自己了,如此急不可耐!比之耿炳文倒是激進不少!”張玉皺著眉頭說道。

“眼下不宜出城交戰!看來只有堅守了!但願王爺能帶來十萬精兵吧!”朱能亦說道。

“好!即刻將檄文傳之諸營!膽敢有畏戰不前者,殺無赦!”朱高煦冷眼說道。

“是!”眾將領命而去。

“咚……咚……咚………”戰鼓響起!雙方已經在通州城下,擺開了陣仗!城頭,燕王朱棣親自擂鼓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