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朱允炆詔李景隆進宮,其實是為了把李景隆支開。允文心裡清楚,秦朗和李景隆的交情可不比自己淺,秦朗如果真有反心,與李景隆裡應外合,那京師豈不危矣。

李景隆接到朱允炆傳喚後,並未多作他想,急急忙忙便入宮去了。

南書房內,朱允炆埋頭批閱著奏摺,身後兩名宮女躬身侍立在後。自從老朱廢了丞相制度以後,朱允炆也不得不化身工作狂,時常工作到深夜。

“微臣李景隆叩見陛下。”李景隆走進南書房,微微弓了弓身子,向朱允炆行禮道。

允文聞言,緩緩抬起頭來,接著將硃砂筆放在筆架上,眉頭皺成一個山字。

“景隆,你來的正好,你看看廣東布政使司遞上來的摺子,有紅夷人鬧事,廣東布政使上書不知該如何處置!”朱允炆朝李景隆抬了抬手,繼而問道。

景隆聞言,湊上前去一看,心裡有了印象,這不是之前紅夷人請求上岸補給,奈何雙方語言不通,進而起了爭執,廣東布政使衙門直接把人抓了,可抓完以後又犯愁了,咱大明律也沒有一條是治洋鬼子罪的呀,沒法子只好上書請示中央了。

“陛下,這皆是因雙方語言不通所致,廣東布政使衙門直接鎖人,實在不妥,這些紅夷都是與我大明做生意的,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地拿人,只怕會影響夷人對我大明的印象,繼而影響大航海之策。”李景隆如實的將自己所知道的稟告允文。

“嗯,大航海之策不可動搖,這是咱大明的錢袋子,可番夷之事也要有個處理的章程,朕欲讓你走一趟廣東,回來給咱寫一份奏疏來,好好捋一捋這番邦貿易之事。”朱允炆將自己的想法道出。

李景隆一聽,這麼點小事,還需自己親自跑一趟嗎!泉州不就有現成的師傅啊!可這話李景隆可不敢說,當今天子的龍威可不是一般人敢惹的。

“微臣遵旨”李景隆不敢多問,反正叫咱去,咱就去唄,就當公費旅遊了。

“嗯,景隆真乃朕之肱骨啊!那你先回去準備吧,戶部之事暫時交由戶部侍郎荀高暢署理吧。”朱允炆接著說道。

如此李景隆懷著一肚子的問號出了南書房,剛好遇著大太監小東子,這便有了之前二人交談的一幕。

李景隆出了皇宮,便回了自己的國公府,想著就要到廣東出差去了,這家裡邊總是要交代一番的。

“管家,二爺最近在做些什麼?”李景隆順手將小東子交給自己的單子拿了出來,一邊展開,一邊問道。

管家聽到招呼,連忙趕了過來,恭敬回道“二爺在九門兵馬司當差,近來也不常回府,想必是公事繁雜吧。”

“公事繁雜?呵……你不必替他遮掩了,聽聞秦淮河上新來了一駕花船,船上有位小娘子,名喚牡丹,生得花容月貌,閉月羞花,李增枝是日日流連那花船,正樂不思蜀呢!”李景隆沒好氣的說道。“你去告訴他,讓他明早必須到府裡來一趟,不來,打斷他的腿!”

管家聞言,連忙唯唯諾諾應道。此時,李景隆正理著小東子給的銀票,忽然發現一張與眾不同的紙張。

李景隆好奇不已,連忙展開一看,只見幾個蠅頭小字赫然紙上。“候爺藏匿朱瞻基,陛下遣吳風北上,欲對候爺不利!”李景隆看完不由神色大變。

難道陛下對秦朗起了疑心,這秦朗也是,朱瞻基可是朱棣嫡孫,你私自將其藏匿,這不是明擺著把自己的把柄落到別人手上啊。

李景隆轉輾難免,如此看來,陛下今日詔自己進宮,把自己支到廣東去,這也是在防著自己啊。

“不行!不行!得想個辦法通知秦朗!”李景隆一掀被子,騰得坐了起來,身上此時已是大汗淋漓。

可是要通知秦朗又談何容易,眼下陛下既然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那想必曹國公府早已佈滿了眼線。

次日一早,李景隆頂著一雙黑眼圈,李增枝也乖乖地回來了,嘴裡哈欠連天,顯然昨晚是沒有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