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早在一天前,便已經接到了錦衣衛的密報,濟寧城被攻破了,包括那什麼玄武真君顯聖的事情,朱允炆全都知道。今日自己上朝,不過是想看看這滿朝文武是何反應,徐欽冷汗淋漓,李景隆、徐輝祖默不作聲,方孝孺、李進最是積極。

“濟寧城陷落,徐欽!你再說說徐州如今是什麼情況吧?”朱允炆終於開口了,滿朝文武也跟著鬆了一口氣,這壓抑的氛圍總算減輕了不少。

“回稟陛下,徐州守兵此時不足三千人,且多為老弱,恐難抵擋燕軍鋒芒!”徐欽顫巍巍的出班奏道。

“這麼說,徐州亦不保矣!眾卿家以為朝廷該作何打算啊!”朱允炆一邊說,一邊眼睛盯著方孝孺。

方孝孺也感受到了來自朱允炆的灼灼眼神,作何打算?問方略嗎?方略剛剛自己不是已經啟奏過了嗎!怎麼還看著自己。

大殿裡一時寂靜無聲,方孝孺愈發感受到朱允炆眼神無比犀利。“啟奏陛下,臣以為當速詔秦朗回師,以拱衛京師,再重新擬定平燕策略!”

朱允炆聞言,不由大失所望,方孝孺固然有忠君愛國之思想,可說到底也不過就是個老實的讀書人罷了,對付燕王這種狡獰之徒,靠老實讀書人是行不通的。

“先生所言,也不無道理,先生暫且退下吧!李進,你一向敢言,你再說說,眼下該如何是好啊!”朱允炆強調了兩個字眼,眼下!秦朗回師,沒個半年也趕不回來,半年時間,燕王早就過了揚州了。

李進東張西望了一下,聽出了朱允炆字眼裡的意思,遠水解不了近渴。李進眼珠子咕嚕咕嚕一轉,接著說道“陛下,燕王孤軍深入,必定後繼乏力,打下徐州以後,燕軍必不敢再南下了,而此時駙馬都尉梅殷正在淮安大營,陛下不妨下旨,令梅殷領軍進駐靈璧,以擋燕軍,陛下另外再下詔令秦朗回師,到時前後夾擊,燕軍必敗也!”

朱允炆聽完李進所言後,這才緩緩點了點頭,李進所言才不失為良言也。

李景隆不由得詫異地看著李進,這混蛋什麼時候也懂行軍佈陣了呢。

“李進、徐輝祖、李景隆、徐欽,隨朕南書房議事!”朱允炆起身站了起來,點了幾人姓名後,便起身離開了。“退朝!”小東子見狀,急忙一聲尖叫,接著便也急匆匆的跟著朱允炆走了,只留下一眾文武皆面面相覷。

南書房,朱允炆平日裡召見大臣的地方,此時屋內,已經坐好了幾人,五軍大都督徐輝祖,兵部侍郎徐欽,戶部尚書李景隆,監察御史李進,還有錦衣衛指揮使吳風,朱允炆坐於上座,吳風躬立其左側,小東子站在右邊。

“大都督,你來說說吧!該如何應付燕軍!”朱允炆不疾不徐道,這兩年自己的帝王心術可是愈發的老練了。

徐輝祖聞言,起身奏道“燕軍攻入徐州後,便形成了一道自東平—濟寧—徐州,為一線的兵鋒,如此一來,燕軍進退有據,形勢不容樂觀!以臣之見,李御史剛才所言,不失為良策,可淮安到靈璧,最少也要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時間裡,誰能保證燕軍不會繼續南下呢!”

“大都督之言有理,朕這裡有一封秦朗快馬加鞭送來的摺子,大都督不妨一看!”朱允炆說完,吳風便拿出一份摺子來,接著交到了徐輝祖手上。

徐輝祖連忙接過,展開一看,只見上書“燕王孤軍深入,其目的就是直搗金陵,想要一戰定乾坤,然其即下濟寧,再下徐州,大軍必定疲敝不堪,所以陛下不必擔心,燕軍必定要休養生息,此時陛下應當立即調集淮安大營的兵力,進駐靈璧,接著遣一使者入燕營,穩住燕王,臣下如今已經讓項松領兵十萬自滄州回師金陵,然北方大雪,道路難行,只怕救之不及,所以臣以為,若是情勢危急,陛下不妨暫遷江州,屆時臣必定攻破北平,斷了燕王之根!再迎陛下回歸京師!”

“這……這……這秦朗膽子也太大了吧。”徐輝祖看完後,兩手發抖,心中大駭,這秦朗之言也太過驚世駭俗了吧,遷都?這話也就秦朗敢說了。

朱允炆看著臉色煞白的徐輝祖,心中不由想笑,連徐輝祖也被秦朗之言嚇到了吧。“大都督覺得秦朗之言如何,不妨直言!”

“陛下,臣不敢妄言,但臣願為陛下效死!”徐輝祖撲騰一聲,跪了下來,君辱臣哀,要真的遷都了,這便是臣下最大的恥辱。

李景隆等人,還不知道出什麼事了,見徐輝祖騰得一跪,眾人也連忙起身,內心惶惶,雙手無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