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願緩緩點著頭,隨後遺憾地說:“不過可惜了,突然出現的刺客埋沒了皇上的一片真心啊。”

“木已成舟,再說下去也只能惋惜。”景聆的目光從桌上的桂花糖上一掃而過,又繼續道:“但是娘娘您作為皇后,此時亦然可以發揮您作為皇后的作用,為自己的夫君排憂解難。”

沈願抬起溫和的眼眸,忽然有些心動。她知道景聆是太后作為皇后培養長大的,雖然她沒有坐上皇后的寶座,可對於宮闈內的事情,沈願面對著景聆總覺得自慚形穢。

“還請景小姐指教。”沈願道。

景聆微微勾起唇角,沈願比自己想象中更配合自己,這讓她放心了不少。

景聆道:“談不上指教,都是一些芻蕘之見罷了。皇上與太后的關係僵持不下,本就是長久積攢的結果,這原本就不是一次壽宴就能化解成功的。昨晚的宮宴被人攪黃了也沒有關係,宮宴不是天天有,但是家宴可以每天都有。”

“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太后感受到皇上的真心,您不僅是大魏的皇后,也是太后的兒媳,若能以您自身的一己之力,讓皇上與太后和好如初,這無論是對於皇室,還是對於大魏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

“娘娘您覺得呢?”

沈願沉浸在景聆的話中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她知道作為皇后的責任重大,可她一直不知道要怎樣履行責任,發揮自己作為皇后的最大價值,現下景聆說的話,正好點在了她的心頭上。

“本宮認為……你說得很對。”沈願輕點著頭,腦子裡已經在盤算請皇上與太后一同吃飯的時間了。

“就明日晚上吧。”沈願倏然看向景聆,“我這就安排下去,明天晚上設宴,讓皇上與太后一起吃頓晚飯,到時候景小姐你也一起來吧。”

景聆淡然輕笑:“皇后娘娘邀請我,我倍感榮幸。”

“對了。”景聆看著沈願興奮的模樣轉了話題,“說來我與娘娘也是表親,這私下裡,娘娘還是不要一口一個小姐的喚我了,那樣太見外了。娘娘不如,就喚我阿聆吧。”

“阿……阿聆?”

景聆淡淡點頭。

沈願洋溢在臉上的笑意更甚:“好……那就,叫阿聆吧。”

次日,沈願一早就命人傳了口信到興慶宮,說要請太后晚上一同用膳,秦太后雖然嘴上不說,但興慶宮中人人都能察覺到,太后一整天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沈願把晚膳的地點定在了御花園旁的湖心亭裡,這個時節的桂花開得正盛,沿著御花園一路都能聞到怡人的香味;那亭子背靠著一座假山,沈願還請來了雜耍藝人來助興,氣氛更加熱鬧。

沈願在親自幫太后佈菜,她掀起紫砂湯罐的蓋子,老鴨湯的鮮香便隨著騰騰熱霧瀰漫開來。

沈願朝太后介紹道:“母后,今日上的這些菜式都是前天在壽宴上皇上為母后精心準備的,那日慌亂,兒臣猜到母后定然沒有細細品嚐,所以特地叫御廚復原了一桌子過來。”

秦太后掀起一隻眼看向沈願,道:“皇后有心了。”

沈願淡笑道:“這主要是皇上的一片心意。”

沈願說著便看向賀遷朝他遞了個眼色,賀遷連忙端起一隻碗起身,舀了碗湯輕輕放到太后跟前,恭敬道:“這山藥老鴨湯是母后最喜歡的,做這道菜的廚子也是從夷州請過來的,特地按母后的口味做的。”

秦太后臉上漸漸漫上笑意,她少時不住在盛安,正是在夷州的外祖家長大的。

景聆見太后遲遲沒有動作,便直接端了那碗舀了一勺子湯遞到太后唇邊,笑道:“皇上用心良苦,姨母快嚐嚐。”

面對著三個人的連番轟炸,太后最終也只能繳械投降,在三人的注視下含下那口湯。

太后舒暢地點著頭,道:“是不錯。”

“那姨母多喝一些。”景聆又忙不迭地舀著湯給太后喂。

湯喝到一半,沈願又給太后介紹起了其他菜式,跟賀遷像是唱雙簧似的,沈願剛說完,賀遷就往太后碗裡夾菜,很快,太后碗裡就堆得跟個小山似的了。

這一頓飯吃得倒也是其樂融融,可還沒來記得進行一個好的收尾,一個小內侍慌慌忙忙地進了御花園,與站在亭子外面的李貴耳語。

李貴朝亭子裡歡樂的場景看了看,輕嘆了口氣後還是邁著小碎步挪進了亭子裡。

李貴拱手道:“皇上,刑部尚書吳間大人求見,說是查到了與刺客有關的急事。”

氣氛熱烈的宴席上倏然沉寂,賀遷把剛夾起來的一塊排骨放進太后碗裡,他平和地把筷子擱在了碗上,看了看李貴,又轉而看向太后。

“母后先吃,兒臣去去就回。”

賀遷已經準備起身,秦太后卻叫住了他。

“欸。”秦太后抬起深邃的眼眸,淺笑道:“既然是跟刺客有關的事情,哀家也想聽聽,皇上不如叫他直接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