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山匪(第1/2頁)
章節報錯
暴雨下了一夜,一直到次日清晨雨勢才變小。
天上還下著毛毛雨,可前往夏州的腳程已經不能再耽擱了。
景聆的體格本就纖瘦,擠在一群糙漢子裡更是格格不入,時詡怎麼看怎麼奇怪,路走到一半,時詡便讓她坐到了赤霜背上,自己下馬走了一路。
當然,景聆上馬前時詡還特地朝她身上嗅了嗅,防止景聆又帶著自己不認識的詭秘香料。
據夏州刺史曹青雲上疏,淨瑤公主的車隊是在鹿山一帶遭遇的流匪,此刻夏州府折衝都尉楊驍已帶兵將鹿山包圍,時詡進入夏州境內後便直奔鹿山。
夏州放晴了一日,待時詡趕到鹿山時已經到了正午,天色又變得昏沉起來。
鹿山腳下還有許多輛雕砌著滿丘花樣的馬車,馬車上空無一人,可運貨的車上卻是一件貨物沒有少。
時詡扶景聆下了馬,在山路邊等候良久的曹青雲一見到時詡就提著絳紅官袍,一連跨著幾個水坑,踉踉蹌蹌地走到了時詡跟前。
關於這曹青雲,景聆幾年前就聽過她的名字。他與尋常官員不同,尋常百姓入仕要麼是透過科考步步攀登,要麼透過他人察舉成為官吏。可曹青雲能坐到這夏州刺史的位子上,還得仰仗著他有一位好夫人。
先兆豐帝登基初,大魏尚窮乏,可大魏南北兩境征伐不斷,國家財政收支岌岌可危,當時還在做吏部尚書的姜憲便給兆豐帝想了個好辦法。
大魏商賈向來地位低下,即使是家財萬貫,卻依舊被士族看不起;姜憲便向兆豐帝提議向大魏各巨賈出售“墨敕”,讓商人家中的子弟也能謀個一官半職;而曹青雲,正是“墨敕”下的產物。
曹青雲的夫人喬氏是半個滿丘人,家中靠在滿丘和大魏之間走鏢賺了不少家底。曹青雲科考八年,年年失利,終於在他二十六歲時遇見了比自己小十歲的喬氏,在二人結婚後,曹青雲的丈人便給曹青雲買了個小官,不想他竟真是塊做官的材料,年年考核評績都在中上,慢慢地也就爬到了夏州刺史的位子上。
景聆的腳剛在地上落穩,抬眼間就看見曹青雲一臉諂媚地朝時詡拱手:“侯爺您可來了,下官曹青雲在此地等候侯爺多時了。”
時詡抹著眼皮上的水珠,面無表情地掃了曹青雲一眼,望向雲霧繚繞下陰沉沉的鹿山:“山上情況如何?”
曹青雲指著半山腰,道:“皇上下旨令侯爺來剿匪,我夏州上下亦是聽從皇上旨意,那山腰上就是鹿山黃雲寨,楊折衝已經帶夏州府府兵圍剿了兩日,黃雲寨易守難攻,楊折衝在山上吃了不少虧也沒能拿下,那山寨大當家管世良聲稱要見到朝廷派來的大官,才肯出來。”
時詡輕聲一笑:“匪徒果真猖狂。”
“是啊。”曹青雲佝著身子跟著時詡轉身,時詡一邊交待榮英整兵一邊給曹青雲留了只耳朵,“這黃雲寨上原本的土匪頭子名叫徐渺,是夏州地界上的一霸,也算是個俠盜,常年蝸居在鹿山山頭上,不劫窮苦人家。”
曹青雲跟著時詡上山,邊走邊說:“一個月前,那個叫管世良的帶著一群災民從千州逃進了鹿山,佔了徐渺的地盤,二人打了一架,結果那徐渺竟然輸了,管世良就成了大當家,這一個山頭的土匪現在都歸管世良了。”
下著細雨的山路泥濘難走,時詡讓景聆上前走,自己在後面盯著她落腳的地。
走到半山腰時雨恰好停了,黃雲寨外堵滿了夏州府的府兵,楊驍叫他們在黃雲寨十里外安營紮寨,像是要打持久戰的。
夏州府的折衝都尉楊驍三十出頭,曾是東北道行軍大總管夏侯烈手下的一個斥候,五年前東郝國犯境,楊驍在千州守衛戰中守城有功,擢升為夏州府折衝都尉。
楊驍朝時詡行了禮,道:“侯爺,我們已經在這裡圍了兩天了。”
“你們在這裡見到過淨瑤公主嗎?”時詡倒退著步子看清黃雲寨的全貌,皇帝給他下的旨意一是要救回淨瑤公主,二是剿匪,剿匪前,他得先確定淨瑤公主的生命安全。
楊驍是個粗嗓門,他回道:“沒有,那土匪頭子連我們都不見,說是等著您的。”
“他想見我,”時詡緩緩看向楊驍,“我就一定要去見他嗎?”
時詡這話說得令楊驍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時詡又轉過了身,道:“你們這個營地太小了,我帶人去兩裡外重新紮個營。”
楊驍連連說好:“那我們這裡要不要也跟著侯爺一起挪過去?”
時詡笑著搖頭:“不必,紮了又拆累人,這兩天先讓他們養精蓄銳。”
時詡的笑意中帶著胸有成竹,他拉過榮英交代了幾句,榮英領了命,帶了一小隊兵下了山。
景聆的目光一直跟著時詡的身影來回晃動,她走上前去,忍不住問道:“你不去救淨瑤公主嗎?”
“救啊,當然要救。”,時詡望向景聆,他知道景聆不放心,又說:“可救人也有救人的方法,你信我嗎?”
景聆仰頭望著時詡,在他疲憊的雙眼中尋找到了一絲希冀,這兩天二人都沒有好好休息過,景聆看著時詡的臉,都感覺他看著成熟了許多。
景聆微抿著起皮的唇,點了點頭。
時詡是名震滿丘的少年將軍,在行軍打仗這一點上,她是相信時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