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在科研的探討上,即使其他的專家有自己的想法,也未必敢於在徐佑的面前提出來。

「是的,這個問題提的不錯,其實我在思考這些的時候,也想過同樣的問題,只是我已經有了解決的方法。」

「是什麼方法,請徐院士指點!」

「是這樣的。其實從數學的角度上來講,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再到大分子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最後到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這些過程,都可以理解為極小機率的事件。在不加以干預的情況下,各種情況的出現是隨機的,就像是一

個離散型隨機分佈一樣。可如果我們找到其中的因果關係,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我們所需的結果的機率,從而讓這個時間大大的縮短……」

徐佑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講述著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

徐佑自認為,自己與其他專家的最大區別,就是自己精通各個不同的學科領域,是一個真正的交叉型學者。郔

這樣的結果,很大程度上與徐佑當初選擇了在薊京大學的鶴卿學院就讀有關,可以與各個專業最頂級的學者直接交流,盡情的汲取各個行業最前沿的知識。

包括這次徐佑能夠提出這些想法,就與徐佑擁有極強的數學基礎,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在徐佑的一番解釋之下,大家總算大概理解了徐佑的想法。

「我大概明白了,徐院士您的意思是,利用強度更高、方向更加集中的實驗方式,來減少實驗成功所需的時間,是吧?」

「嗯,基本就是這個意思。星球的自然發展,就像是隨機投擲多次的籃球,能夠進入籃筐中的只是極少數。但如果我們總結出投籃的技巧,確定方向和力度,就可以讓投擲的準確率大大的提升。進同樣個數的球所需的時間,也會大大的減少。」

頓了頓之後,徐佑繼續說道:

「當然,我們在提升‘投籃,準確率的同時,也要提升每一次投出球的個數。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希望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完成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郔

聽徐佑解釋到這裡,大家紛紛對完成這個實驗有了信心。

「不愧是徐院士,幾句話就把這麼複雜的問題給解釋清楚了。」

講完了整個實驗的核心思路後,徐佑讓大家稍作休息,並分配起專案組成員各自的任務。

透過徐佑之前的大腦模擬模擬,徐佑已經確定了一些形成生命所需的必要因素。

從星球上需要必備的元素上來看,碳、氫、氧、氮等物質都是必不可少的。

從溫度上來看,星球表面的溫度需要較為適宜,不能有太高的溫度,也不能有太低的溫度,溫差也儘量要小一些,溫度的波動不宜太大。

如果星球上的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是很難所需的化學反應,讓那些生命誕生所需的物質生成的。郔

可樂要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