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訊息,徐佑心裡也稍稍有些失望。

本來,這個專案就是希望能夠做出超長壽命的儲能鋰電池的。

更換了一種負極材料,反而讓電池的壽命減少,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了。

緊接著,魏舟又說明了這種方法會造成的一些其他問題。

“根據我們的實驗資料顯示,這些存在缺陷的石墨烯,在低溫狀態時效能的表現比較薄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個方向的應用發展。”

很多時候,低溫都是無法避免的情況。

如果材料無法在低溫的時候,表現出穩定的效能的話,可能就需要再新增一個維持溫度的系統,成本上就要高出不少。

經過和魏舟的一番交流,讓徐佑收穫良多。

“感謝魏教授的給出的寶貴的資訊,就不再多打擾魏教授了。”

“徐教授客氣了,那我們之後有事情再聯絡。”

這一次,魏舟雖然沒有完全幫助徐佑解決問題。

但已經給徐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資訊,以及未來的一些研究方向。

有了魏舟的這些幫助,讓徐佑距離專案組的目標,變得更加接近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徐佑帶領專案組,對存在各種缺陷的石墨烯進行著研究。

實驗結論證明,當讓存在缺陷的石墨烯,作為鋰電池的負極材料時。

的確可以大大提升石墨烯的儲鋰效能。

而其中的原因,是因為當石墨烯中存在缺陷時,會讓石墨烯成為缺電子體系。

這種體系,可以為鋰離子提供新的擴散通道,降低鋰離子的擴散能壘,提高石墨烯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效能。

這樣一來,就可以利於鋰的吸附,大大增加石墨烯的儲鋰容量,讓石墨烯成為一種理想的鋰電池負極材料。

而石墨烯的儲鋰能力,也不是缺陷的尺寸越大越好,而是需要把缺陷控制在一個合適的尺寸上。

至於石墨烯缺陷的存在,導致鋰電池壽命減少的問題。

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透過實驗得到解決。

不過,當有足夠多的實驗資料作為支撐後。

徐佑已經可以較為準確的,在大腦中模擬出類似的情景了。

“只要能夠尋找到合適的石墨烯缺陷型別,在保證石墨烯擁有較強儲鋰能力的同時,避免引入那些不可逆的副反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後,徐佑來到了算經量子實驗室,準備進行“腦機模擬”的工作。

這是徐佑對“無線腦機”與“大腦模擬模擬”兩個技能疊加後的一種稱呼。

徐佑並不知道,這種技能疊加的方式,是否是系統的初衷。

但徐佑本人,的確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開啟了大腦模擬模擬狀態後,徐佑很快就可以在自己的大腦中,構造出各種各樣的石墨烯了。

在與魏舟進行交流之前,徐佑還無法快速準確的構造這些具有缺陷的石墨烯。

緊接著,徐佑又開啟了無線腦機的功能,與算經量子計算機進行連線。

藉助算經強大的算力,徐佑試驗著各種型別的石墨烯,在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