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短期的電力能源危機,固然讓人感到欣喜。

但這樣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種臨時的解決方案。

想要經常透過這種能源規劃的方式,去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在這之後,徐佑也在思考著能源的問題,並與其他專家進行著交流。

解決能源問題的根本方式,就是能夠提升能源的產出量,並高效的進行能源的儲存。

但現有的各種發電方式,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前,我們的主要電力,還是依靠火電,也就是燃燒煤炭來發電。

這種發電方式目前來講是最穩定的,但因為煤炭的儲存量有限,並無法長久的依靠這種方案維持下去。

另外,火電對於環境的汙染較為嚴重,是一種不清潔的能源。

除了火電之外,其他我們使用的比較多的發電方式,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等等。

這些發電方式,都會受到天氣與環境的影響,發電的穩定性都不如火電。

至於核電,因為目前的核電都是核裂變,核電站的執行、冷卻都需要大量的水,還有很大的安全風險,發展起來會十分的慎重。

而核聚變,等到技術成熟,不知道還需要多久的時間。

“超導電纜的建設,該提上日程了啊。”

想到這些問題,徐佑覺得,超導電纜的技術,必須在近幾年內普及。

有了超導電纜之後,如果再次出現電力供應不均勻的情況,就可以馬上進行電力的調配。

因為超導電纜,在電力的運輸過程中,幾乎不會對電能造出損失。

即使從很遠處調配電力,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樣的話,我們就再也不會因為電力供應不均勻的問題,而陷入到電力的危機之中了。

想到這,徐佑決定,把接下來的工作重心,繼續放在超導的研究上。

在這之前,徐佑已經透過海島人工智慧,計算出了一種在常壓下,超導臨界溫度為258K的物質。

這種物質一旦被成功的製備出來,那常溫超導,將不再是夢想。

電力運輸的成本將大大的降低,即使可控核聚變沒有得到應用,也暫時不需要擔心能源的問題了。

“開啟無線腦機狀態!”

徐佑一聲令下,隨即再次與算經量子計算機進行了連線。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