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將其分別命名為正荷心與負荷心,剩下除這兩種帶電的荷心之外,都是並不帶電,只存在質量的部分。

徐佑在腦海中,試著將這些不帶電的部分剝離出去,再觀察物質之間萬有引力的變化。

這個時候,令徐佑激動不已的現象發生了。

在剝離出這些並不帶電的部分之後,物質之間的萬有引力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這樣的現象,證明了萬有引力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電(力而已。

徐佑一邊認真觀察,一邊仔細的思考著,很快弄清楚了這種現象的原因。

「雖說質子數和電子數相同的物質,整體上是對外不顯電性的……但是因為正荷心與負荷心的位置並不相同,這讓電荷之間整體的電力並不為零。而這,便是萬有引力的真正實質。」

其實這樣的道理,與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原因非常類似。

輕小物體本身並不帶電,但當它處於帶電體周圍時,會受到帶電體產生的電場的影響。

這種影響會讓輕小物體接近帶電體的一端,與帶電體帶有異種電荷。而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則會帶有同種電荷。

因此,即使輕小物體總體上是不顯電性的,卻依然會與帶電體之間,產生一種電力。

萬有引力則是兩個總體上不帶電的物體之間的電力,這種力相對來說非常的小,也只有正荷心和負荷心數量足夠多時,才會在宏觀上顯現出來。

完成了這些理論的分析之後,徐佑對於實現太空重力系統,已經有了新的思路。

「如果能夠將這些正荷心和負荷心提取出來的話,理論上需要很少的質量,就可以實現同樣的萬有引力效果了。」

當這個假想已經被提出之後,徐佑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去證明這個假想是真實成立的。

可即使徐佑已經擁有了如此強的能力,卻依然無法像別人解釋清楚,這個假想為什麼是成立的。

畢竟徐佑總不能說,自己在腦海中進行了一番模擬模擬,就直接把前人的推論都給推翻了。

「想要證明這個理論確實很難。我們並無法透過顯微鏡觀察到如此微觀的結構,甚至包括目前人們認為的最小是基本粒子,夸克,其實都是無法用顯微鏡來觀察到的。」

說起來,人類能夠證明夸克的客觀存在,不是透過直接的觀看,而是在有了猜想之後,透過實驗以及理論推算來證明的。

想要證明「黑子」、「白子」、「正荷心」、「負荷心」等微觀粒子的存在,徐佑也需要用類似的方法才行。

一番思考之後,徐佑很快便確定了接下來的思路。

「只要能夠按照電力的理論,來驗證萬有引力的公式,一切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想到這裡,徐佑按照自己新的理論,將物質的正荷心與負荷心的位置確定,並利用數學方法進行著計算。

AP..COM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579章量子模擬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