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瑤瑤,今天我也是這麼想的,我覺得宇宙在誕生之初,並不會存在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粒子。就像同樣是質子、中子和電子三種粒子,就可以構成一百多種不同的元素,而這一百多種元素又可以組成無數種不同的物質。我也覺得最基本的粒子,應該是非常簡單的才對。「

」是的,不管粒子是否可以無限的拆分,至少我覺得目前我們得到的,所謂的最小的粒子,並不是真的無法再繼續拆分的。只是我們的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無法探索更深層次的秘密。

接下來的時間裡,陸知瑤又和徐

佑(講述了一些自己的種種猜測和想法。

和陸知瑤一番交流,讓徐佑又有了收穫頗豐的感覺。

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確實會讓徐佑的思路開啟很多。

」所以,你今天所說的想要利用電力來產生類似於重力的效果,其實也是想到了粒子的本質問題,是吧!「

「是的,按照這樣的理解,萬有引力可能是某種表現較弱的電力而已。如果這一點可以被證實的話,那就可以利用它來製造出所謂的「重力鍍層,來實現人造的重力系統了。」

想到這,徐佑覺得,或許在大型空間站發射之前,就能夠實現小型化的太空重力系統。

一旦這樣的技術被證實,那人類長時間待在太空中,也不會因為微重力環境而出現身體的異常變化。

回到家之後,徐佑再次嘗試了一下,利用大腦模擬摹擬的技能,去模擬更加微觀層次的粒子宇宙。

只是,限於徐佑現在的腦力,徐佑還是無法做到理想中的模擬。

不過,看來一眼系統介面的經驗條之後,徐佑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經驗條距離升級已經不遠了……或許等到下一次的學習等級提升,就可以有新的突破了吧。

由於學習等級的不斷提升,徐佑想要再次完成升級,就需要付出更加大量的經驗值才行,這也增加了每次學習等級提升的難度。

好在,最近與陸知瑤進行的腦電波交流活動,對學習經驗的積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按照這樣的學習經驗積累速度,用不了多久,徐佑就要完成下一次的升級了。

經過一個階段的研究之後,專案組取得了幾項新的成果。

首先就是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體各種細胞的力學測試已經完成。

實驗證明,在微重力環境下,人體各種細胞受到的力學刺激,遠低於地球環境下的應力水平。

這些很可能是航天員發生廢用性骨質疏鬆等身體狀況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因此,製造出太空重力系統,是一項比較迫切的研究。

之後的太空,並不只有航天員才會前往,而是有逐漸普及化的趨勢。

如果每個前往太空的人,都會換上骨質疏鬆症,這顯然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結果。

AP..COM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577章這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免費閱讀.